80年代以來,毛澤東的日常生活報道的禁區被打開了,大家都知道,他的生活簡樸,律已極嚴,特別是對于飲食,并不講究,江青說他是“土包子”,這類材料很多,說法也大同小異。新文學史料》1997年第一期周而復所寫的《往事回憶記錄》第九章:“毛主席會見秘魯哲學家”,敘述了毛澤東留客吃飯的一份記錄,這是迄今為止對于毛澤東飲食的一份最完整的資料。
周而復是寫長篇小說的大作家,曾任國務院對外文化委員會秘書長、黨組成員、副主任、主任等要職,在一段時期中,他是對外文委的常務主管,凡是國際上知名人物民間訪問要求毛澤東接見的都由他陪同。
某年(應是60年代)秘魯哲學家門德斯來華訪問,門德斯熟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專程拜謁,毛澤東在中南海的會客廳接見他,原定接見時間不長,但是,哲學家碰到哲學家,話匣子打開了,毛澤東暢談了黑格爾、費爾巴哈與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關系。這不是禮儀性的訪問,而是兩位哲學家的學術討論,談起來就遠遠超過預定的時間了,到了下午五點多鐘,毛澤東搖了一下放在茶幾上的鈴,秘書走了進來,周而復這樣寫道:
“準備飯菜,留客人吃飯?!泵貢鴳暎瑴蕚淞⒓赐ㄖ獜N房,毛澤東說:“不要讓客人餓肚子”。
“知道了,”
毛澤東又說:“也不要讓我餓肚子啊!”
“是,”秘書說。
毛澤東說:“請客吃飯,別管什么清規戒律吧?!?/p>
“明白了”。
周而復寫到:“毛主席喜歡吃紅燒肉,保健人員怕毛主席吸收過多脂肪一般有所限制,這就是清規戒律,有朋友自遠方來,當然要破戒了?!?/p>
周而復詳細地寫了這一餐“便飯”。
秘書進來,報告飯菜已經準備好了。毛主席說,肚子叫了,鬧革命了,該吃晚飯時候了。他陪客人一同走進餐廳,在主位坐下,讓外賓坐在他右邊,要我坐在他左邊,譯員坐在他對面,指著桌上八樣菜說,今天晚上也沒有好飯好菜招待客人,但是保證可以吃飽,不要客氣,隨便吃點。
桌上的八樣菜是湖南臘味,炒蝦仁、素炒干貝、魚香肉絲、醋溜魚片、紅燒獅子頭、魚頭豆腐湯、冬菇白菜、紅燒肉,最后這道菜放在毛主席面前,緊靠這道菜的是一大盤紅艷艷的涼拌辣椒。毛主席敬客人酒以后,又敬臘味和蝦仁,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