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東著名傳統菜東坡豆腐,為遐邇聞名的東坡系列菜品之一。此肴雖用料平常,但制備法獨具一格,其菜品質嫩色艷,鮮香味醇,向為世人所稱道。
藝術中國
相傳,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謫居黃州時,由于官職被貶,薪俸不高,生活過的比較簡樸,每次待客,常常親自下廚做菜。因蘇東坡喜愛食豬肉外,亦常愛做食副食菜肴,并頗有研究,久之,人稱此肴為“東坡豆腐”。
藝術中國
豆腐為我國的傳統食品,而黃州生產的豆腐自古出名,在當地流傳有“過江名士開笑口,樊口鳊魚武昌酒,黃州豆腐本佳味,盤中新雪巴河藕”的贊美歌謠。黃州豆腐之出名,系與應用“金甲古井”水源有關。傳說宋時,黃州一次發生干旱,井水干涸,當地群從挖掘此井時,掏出一套金甲。據考證,此甲乃南北朝將軍謝晦(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兵敗南逃路經黃州時,為了射擊辟追襲,便將隨身盔甲投入井內,棄甲而逃。這具金甲形似龜殼,而龜殼又名八卦,故后世又稱其為八卦井。由于金屬長期在水中浸泡和沉淀的原因,使井水清澈凜冽,水質純凈,沁人肺腑,甘潤醇厚。因而,用此水做的豆腐,具有質地細嫩柔韌,烹食味美不碎的特點。黃州東坡豆腐肴,就是用這種水豆腐烹制出來的,其味非常滋美。
東坡豆腐,由蘇東坡首創后,很馳名遐邇,其烹制制法廣為流傳,不久,便隨東坡任職的轉移,傳到了浙江杭州、廣東惠州等地。南宋錢塘人林洪所撰《山家清供》中,就記載有“東坡豆腐”的制食法,據說清代時,廣東惠州知府秉綬回到期福建,又把東坡豆腐一菜傳了汀州,并成為長汀家喻戶曉的名菜?,F今全國各地烹制的東坡豆腐,其色、香、味、形俱佳,均勝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