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養生飲食禁忌 立夏之后9大飲食忌宜須知
1、忌過食生冷
夏天炎熱,人們特別喜歡吃冷的食品,但往往忽視了冷飲涼食的衛生容易引起腸胃疾病。老人、小兒、應該特別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最好適當。吃些易消化的冷食。夏天蔬菜生吃是很多人的最佳食譜,但不能只圖一時嘴饞而多吃,否則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胃腸功能障礙(如腹脹、腹瀉等)
酷暑當頭,蔬菜生吃的確有很大的誘惑,烹調時可以用開水浸泡,然后冷吃(如芹菜、菠菜、白豆腐等)。在做涼菜時可以添加一些醋、生姜、食鹽等作料,醋能解毒,能促進消化,生姜可祛寒,也能促進消化。做冷食,切忌用豬油,不宜用茶子油、菜子油,以麻油為佳。夏季的食品容易腐敗變質,蔬菜一定要洗干凈,剔去枯黃、有蟲點的,特別要注意夏季的飲食衛生。
2、忌過飽
能暴飲暴食就是不能過飽,尤其晚餐更不應飽食。諺語說:“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薄饵S帝內經?素問》指出:“飲食有節”、“無使過之”。老人、小孩消化力本來不強,夏季就更差,吃得過飽,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損,導致胃病。如果吃八成飽,食欲就會繼續增強。
3、忌“水果化”
盛夏大量的時令水果上市,加上天氣炎熱,食欲不振,很多人都喜歡多吃水果以補充營養。不少愛美的女士更是堅信“一天三頓水果,修身養顏兩得”,或者干脆用水果來代替飲食。但是,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在盛夏尤其要注意飲食營養的補充。
吃水果雖能攝取大量的維生素和水分,但不能忽視其他營養的均衡攝入,因此,吃水果要適度。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物質有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氨基酸等,但僅靠吃水果無法滿足這些營養物質的需求。如果飲食長期“水果化”,那將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都會產生不利影響,而且會造成身體營養不均衡。
在吃水果之前,最重要的是消毒、清潔。但是,葡萄、草莓、楊梅等表皮中往往會殘留一些農藥或細菌,如果清洗不干凈或是誤食有毒的水果,便會出現頭疼頭暈、惡心嘔吐,嚴重時還伴有流涎、腹瀉等癥狀。在吃水果時,清潔很重要,最好將其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個小時(不宜用洗滌劑或消毒液來清洗水果)。
夏季身體消耗特別大,對于一些特殊的群體,在吃水果的時候更需要注意。孕婦在選擇水果時,應避免吃“冷性水果”(如冰凍西瓜),否則會刺激腸胃導致腹瀉,容易引發早產。民間有“一顆荔枝三把火”的說法,荔枝屬于溫性食物,多吃容易“上火”,會導致便秘、齒痛、面部疥瘡、口腔潰瘍等疾病。因此,在選擇水果時,應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吃。
立夏宜吃和多吃食物
1、多吃瓜類
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經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凈、營養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多吃涼性蔬菜:
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瓜類蔬菜除南瓜屬溫性外,其余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屬于涼性。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于涼性蔬菜。
3、多吃“殺菌”蔬菜:
夏季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4、宜清淡
夏季食欲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食用清淡之品,這有助于開胃增食,健脾助運。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呆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因此,夏季飲食宜注重選擇綠豆、白扁豆、西瓜、荔枝、蓮子、蠶蟲、蕎麥、大棗、豬肚、豬肉、牛肉、牛肚、雞肉、鴿肉、鵪鶉肉、鯽魚、甲魚、蜂乳、蜂蜜、鴨肉、牛乳、鵝肉、豆腐漿、甘蔗、梨等。
5、吃利水滲濕的食物
因為夏天酷熱高溫,氣溫高,濕氣重,也侵入人體,因為天熱,喜冷飲,飲水多,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脾胃升降,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能健脾,脾健而升降運化功能恢復,便可以行其水濕。
6、吃苦味的食物
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熱、高溫濕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熱,以燥其濕,便可以健脾,增進食欲。味酸的食物能收能澀,夏季汗多易傷陰,食酸能斂汗,能止泄瀉。如番茄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