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的物候特征 小暑的天氣特點
小暑節氣有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睖仫L至是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風,所有的風中都帶有熱浪。蟋蟀居宇是指小暑五日后,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鷹始鷙是指,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節氣有什么氣候特征
1.高溫天氣
小暑我國的南方地區在小暑時節平均氣溫一般為33℃左右;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7月中旬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而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于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⒉.出梅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江淮一帶梅雨通常在7月8-12日結束,有些年份出梅期會延遲。梅雨結束后,絕大部分地區進入了盛夏高溫季節。
3.入伏
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小暑后南方應注意抗旱。今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7日是在小暑來臨后的第10天。
4.多雨季節
小暑開始我國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
5.雷雨天氣
小暑前后,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
小暑節氣各地區的氣候特點
淮河、秦嶺一線降水增加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
南方雷暴、華南高溫伏旱
小暑前后,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長江中下游雷雨頻頻
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鋒面雷雨。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小暑有什么消暑方法:
1、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水果,比如西瓜、沙拉。
2、晚睡早起,情志愉快不怒氣,適當活動,使體內陽氣向外宣泄,適宜活動如去海底世界游泳、用音樂盒給周圍的玩家播放悅耳的音樂等。
3、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以清淡芳香為主。綠豆粥和玉米是不錯的消暑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