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是幾月幾日 仲冬是哪一天
仲冬并不是固定的某一天,而是一個時間段,是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的十一月份。仲冬也叫中冬,包含大雪節氣和冬至節氣。大雪節氣開始,標明正式進入仲冬時節,所以大雪節氣開始,也是仲冬時節的開始。
仲冬時節溫度越來越低,水面結冰,北風亂吹,即將迎來瑞雪,世界萬物正式開始冬眠,這個時候還能看到各種奇特的冬季景觀,比如霧凇。
冬天為什么這么冷
地球的表面溫度主要是由太陽輻射引起的。 太陽向地球發出強烈的輻射(陽光)。地球以橢圓運動繞著太陽公轉,而冬天時是遠日點,即這段時間內的太陽對地球的輻射微弱,因此地球的溫度較低。
冬季時候太陽直射點是在南回歸線。因此,對于在北半球的我們,日照時間和距離縮短。而我們所在的這一面遠離太陽,所以,日照時間更少并且溫度變冷。
另外我國屬于亞洲東部,冬季有蒙古-西伯利亞的西北風,而西北風來自亞洲腹地。 這里寒冷干燥,風力比夏季強,導致中國大部分地區冬季寒冷。
農歷十一月的別稱都有哪些
十一月別稱:子月、辜月、葭月、冬月、雪月、暢月、月、周月、周正、達月、鴨月、栆月、章月、紙月、龍潛月、天正月、一之日、葉蟄官、仲月、仲冬、中冬、正冬、盛冬、冬半、短至、亞歲、陽復、陽祭、水正、天泉、建子、黃鐘。
由來:
冬月:根據我國農歷歷法規定,冬至這個節氣必須出現在11月,如果運行出現誤差,則運用閏月的設置來進行調整。據《史記·封禪書》載:“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边@就是說在黃帝時便以冬至為元旦(朔旦)了,農歷十一月也因此被稱為冬月。
暢月:《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鄭玄的注解為“暢,猶充也?!币虼宿r歷十一月的別稱為暢月。
孔穎達還注解為:“言名此月為充實之月,當使萬物充實不發動也?!倍鴮O希旦的集解是,“暢,達也。時當閉藏而暢達之,故命之曰暢月,言其逆天時也?!?/p>
冬月:通俗的解釋因為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所在的月份,所以農歷十一月又被稱為冬月。但是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在黃帝時便以冬至為元旦(朔旦)了,農歷十一月也因此被稱為冬月。
黃鐘:我國古代采用“十二律制”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種律制。各律制度從低到高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并將此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配。
因此,按照夏歷以十一月建子,以太簇配正月,所以太簇也是農歷正月的別名,相應的十一月稱為“黃鐘”。
葭月:冬月葭草吐綠頭,又稱葭月。
辜月:十一月叫“辜月”,有吐故納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曰:“十一月陰生,欲革故取新也?!?意思是說冬日陰氣漸生,要去掉老舊的換上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