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結束
10月14日下午,為期三天的第二屆北京郵政文化市場在北京落下帷幕。本次集市的主題是“金秋共發,讀未來”。本屆大會由中國報業協會、中國期刊協會等單位指導,北京郵政主辦,多家單位協辦。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健康報》、《醫藥健康報》等200多家報紙和出版社參加了活動。現場參觀和體驗者絡繹不絕,活動豐富多彩。
其中,《醫療保健新聞》展區備受關注。
在《醫療保健新聞》展區,人工智能視網膜檢測區成為熱門打卡點。
視網膜作為人體唯一可以直接、無創觀察血管和神經組織的部位醫藥養生保健報,對于監測全身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工作人員利用人工智能視網膜評估系統,為慢性病患者提供早期篩查和健康管理服務,幫助市民及時監測糖代謝、動脈硬化、貧血、心腦血管健康、認知功能、黃斑視力損傷等風險,猝死。
不少參與測試的市民都得到了健康指導,大多數人的風險指數接近70分,反映了糖代謝、動脈硬化和視網膜老化等常見問題。
在另一個展區,《醫療保健報》與中國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推出“大手牽小手陽光計劃”義賣活動,旨在幫助自閉癥兒童走出困境。
展位上擺滿了自閉癥兒童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沒有價格標簽。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捐款。所有收益將用作慈善事業,捐贈給基金會相關項目,幫助自閉癥兒童。
令人感動的是,展區售報收入將全部捐贈給“大手牽小手陽光工程”,為公益事業貢獻力量。
科技賦能的健康科普展區是本次活動的又一亮點。工作人員耐心地向參觀者講解人工智能在健康科普中的實際應用,并邀請參觀者親自體驗數字人的制作過程。
據了解,《醫療保健報》已將數字人體技術引入健康科普和教育工作,未來將繼續利用這一創新技術,協助全國專家進行更廣泛的科普。
數字人技術的加入,讓健康教育更加高效,進一步提升公眾參與度。
為了回饋忠實讀者,《醫藥健康報》在活動期間推出了高性價比的數字報紙訂閱服務。
在線讀者可以實時獲取最新的報紙信息,并可以同時閱讀170余種相關出版物和300余種有聲讀物。
為了吸引更多讀者,原價800元的2024-2025年數字報紙閱讀卡,在活動現場僅需99元即可購買。
訂閱數字報紙的讀者還將獲得“健康精選商城”儲值卡,進一步提升消費體驗,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義診展區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與。 《醫療保健報》與中醫門診醫務人員開展了以“弘揚中醫國粹,共享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義診活動。
活動持續了三天。醫護人員每天從早到晚為市民提供中醫咨詢服務,前來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
活動負責人介紹:“今天有一位87歲的阿姨,昨天聽鄰居說這里的脈搏信號很準,今天一大早就從朝陽門來到這里咨詢?!?/p>
不少參加活動的市民在前一天把脈后,第二天就回來繼續健康咨詢,可見活動的有效性和影響力。
保健食品展區,展出了來自大別山的靈芝蛋。這些雞蛋與普通工業養殖的雞蛋不同。它們來自大別山生態養殖基地。雞在山林中飼養,飼喂靈芝飼料和山泉水。
這些生態綠色、營養豐富的雞蛋在現場以遠低于市場價格的優惠價格出售。所有銷售收入將捐贈給“大手小手陽光工程”,讓更多人享受健康食品的同時,也為公益事業獻出愛心。
整個活動形式豐富多樣,既有科技賦能的健康服務,也有文化與公益的完美結合。
游客們在體驗中獲取健康知識、享受優質服務的同時醫藥養生保健報,也參與公益事業,成為這場文化盛宴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通過活動,市民不僅感受到了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也切身感受到了“健康中國”的重要性。
文、圖:鞠嬌侯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