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于腸道的危險減肥方法
一家網上商店出售各種“腸道消除”解決方案包以及灌腸輔助工具。
誰能想到水和咖啡可以“治愈”腸道呢?
這種名為“腸道療法SPA”的保健項目,將溫水、咖啡等液體從肛門注入消費者的腸道,以達到商家聲稱的“排毒減肥”效果。
29歲的楊紅雖然只是偶爾出現輕度便秘,但“看了這么多‘腸道療法’的好評”后,她決定嘗試一下。
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半個小時,楊紅并沒有感到太大的不適。一旦將管子插入肛門,溫水就開始流入腸道。與醫院灌腸不同的是,管子的另一端連接到彩屏養生項目,顯示水量、水溫和時間。畫面中,她可以看到儀器里的溫水如何在她的腸道中流動,最終像溪水沖走“泥”一樣將糞便排出體外。
“視覺上很有品味,心里卻有點舒服?!睏罴t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概括這段經歷,但她有一種強烈的掌控感。
最年輕的13歲接受“安全液體”灌腸
某互聯網團購平臺顯示,僅在北京,就有10多家門店明確提供“腸療SPA”服務。其中,部分門店擁有平臺認證的銀牌標識。根據平臺公布的上榜規則,根據店鋪產品豐富度、顧客滿意度、交易熱度等綜合計算獲得銀牌。
「腸道療法SPA」和醫院灌腸有什么區別?某賣場的宣傳信息顯示,醫院使用一些化學試劑,不僅容易產生依賴性,而且安全性較差,發生事故的風險較高;而美容院使用的機器則是舒適安全的液體,不會讓人產生依賴。性別。
在網上的體驗筆記和消費者評論中,腸道治療機的出現頻率非常高。這是一個C形裝置。消費者躺在機器內,可以在他面前的屏幕上看到整個灌腸過程。
中青報、中青報記者聯系了一家銷售商用腸道治療機的代理商。代理商告訴記者,每臺腸道治療機的價格在2萬元左右,培訓使用時間不會很長。 “安裝和培訓基本上前一天就完成了。”他透露,“總共一次腸道治療的費用在20元左右?!?/p>
在北京朝陽區的一棟住宅樓里,記者找到了一家“腸療SPA”店。據店家介紹,他們使用的“安全液體”是“納米小分子水”。售價388元的“腸道療法”套餐,除了30-35分鐘的“納米小分子水”灌腸外,還包括15分鐘的益生菌水灌腸。
店家向記者建議,“第一次連續這樣做3天,以清潔腸道,以后每2至3周一次”。很多顧客連續做3次后,體重減輕了7磅左右。
其他商店使用的“安全液體”是“礦化小分子團水”。至于“礦化小分子團水”與普通水的區別,一位客服回應記者稱,“這是機器廠家開發的,沒有做過具體比較。”
“這是一個偽概念。”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減肥門診副主任醫師陳文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礦物質的種類很多。先不說是否真的添加了礦物質。如果不清楚它們是什么礦物質,效果就無法說。
“諷刺的是,如果鈣離子含量太高,就會加劇使用者的便秘,”他說。
陳文普說,灌腸其實是一種醫療方法。將導管從肛門穿過直腸插入,將液體注入結腸以緩解排便和排氣。灌腸療法適應癥明確,多用于腸梗阻或嚴重便秘的患者。
不過,多家“腸療SPA”店的客服人員表示,“很多年輕人”來這里,其中不少是為了“排毒減肥”。一位店主記得他們最小的顧客是“13歲”。
電商平臺上“大而全”的灌腸供應鏈
通過在多個電商平臺搜索“腸道療法”、“灌腸”等關鍵詞,可以找到家用灌腸袋、灌腸液等腸道療法鏈上的各種需求。
在這眾多的選擇中,記者發現溫水只是灌腸的“第一代產品”。一家店提供益生菌、綠茶粉、咖啡等溶液供灌腸用戶使用,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比如,在介紹“純植物綠茶粉”時,客服表示,“灌腸綠茶粉具有修復腸粘膜的作用,純植物提取,沒有任何添加劑或依賴性?!?/p>
在這里購買“灌腸套餐”的消費者需要充分掌控灌腸時間、速度、水溫和水壓。 “灌裝速度可以自己控制,放慢灌裝速度可以讓你熬得住時間?!鄙鲜錾痰甑目头硎?。 “實驗發現,清除腸道內的糞便后,灌腸者可以減輕1-15公斤的體重?!?/p>
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曾偉干曾解釋,灌腸可以促進排便,但只適合非常嚴重的便秘,無法達到減肥或美容的效果。
不過,看似立竿見影的效果,依然讓不少人趨之若鶩,有的微商甚至專門成立了“打卡群”。
一位自稱“抗衰老專家”的博主每天凌晨2點55分起床在微信群里跑步,然后帶領產品經銷商和其他群員進行咖啡灌腸。在博主的“知識分享”中,咖啡灌腸不僅可以“美容肌膚”,甚至可以解決發燒、過敏性皮炎、糖尿病、高血壓等各種問題。
針對團員反映的“心慌”“惡心”“失眠”等癥狀,博主的“解釋”相當形象:“這是因為他們胃里的腐敗菌正在做最后的掙扎,他們大聲喊叫,請不要?!弊屛译x開你的身體,我將繼續在你體內繁殖并破壞你的細胞,所以當它們被趕出時,它們會讓你痛苦,讓你保持清醒,讓你放棄。 ”
這個“解釋”并沒有讓陳文普博士信服。在他看來,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很容易刺激脆弱的腸道,促進腸道蠕動,導致體內水和電解質紊亂,甚至對身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王思平表示,咖啡灌腸療法在臨床上從未使用過或聽說過。他還表示,直腸粘膜會吸收咖啡因。至于治療作用,他認為這種說法不合理,“沒有治療作用”。
行醫變美容保健工程,危險重重
實體店不僅提供“全自助”服務,還提供“半自助”服務。
“安全和隱私保護”正是一些商家的宣傳點:消費者不僅可以看到腸道內廢物的排出,甚至可以在沒有工作人員在場的情況下獨立操作“腸道治療”機器。
一家專門從事自助“整腸治療”的商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即使是第一次來店的顧客也可以自行將整腸治療機的管子插入肛門。 “這并不難,如果有需要,我們會幫忙?!?”
這讓專業人士感到擔憂。 “醫院都不敢保證侵入性手術的絕對安全,更何況是沒有醫療資格證的美容師和消費者呢?”陳文普說,如果不進行必要的基礎檢查,灌腸可能誘發細菌感染、敗血癥,甚至腸壁破裂、出血、穿孔。
2021年12月20日,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人民法院公布了刑事案件的一審判決。孫某某在“溫泉清腸排毒養生中心”從事灌腸診療活動。為劉某灌腸時,劉某出現腹痛、便血等癥狀。醫院診斷他為直腸穿孔。劉某的傷勢已構成九級傷殘。
最終,法院認定孫某犯非法行醫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
在司法文件網站上,健康美容機構的“灌腸事故”并不少見。
“‘灌腸’是一種醫療行為,提供‘灌腸’服務的經營者需要醫療機構資質,提供服務的人需要具備醫務人員資質。”北京君都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法律部主任張文波律師表示,如果灌腸服務商在提供灌腸服務時未遵循相應的診療標準,造成腸道等人身傷害,給消費者造成穿孔的,應當承擔相應的人身損害侵權賠償責任。如果服務提供者不具備相應的診療資質,除承擔民事賠償外,還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情節嚴重,造成顧客死亡的直接主要原因的,依法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他表示,《醫療廣告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醫療廣告的表現形式不得含有涉及醫療技術、診療方法、疾病名稱、藥品的內容。因此,如果店家夸大、聲稱灌腸可以防癌、減肥、排毒等,就涉嫌非法醫療廣告。
在陳文普看來,很多不科學的減肥方法既快速又不可靠。經過20多年的醫學經驗,他總結出減肥的原理再簡單不過了——均衡飲食、合理運動、規律作息。當過度肥胖影響您的生活時,請考慮藥物治療和手術。
他認為,除了有關部門加強對美容機構的監管外養生項目,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也非常重要和緊迫。 “想要保持腸道健康,灌腸絕不是長久之計。減肥還是要回歸生活的根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自己掌控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減肥?!币员苊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