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魚的做法(教你在家做黃魚)
【信息圖表】
黃魚分為大黃魚和小黃魚,是我國四大海洋魚種之一。大黃魚通常棲息于較深海域,4月至6月洄游至近海海域產卵。產卵后,分散沿海岸尋找食物,秋冬季節遷徙到深海地區。小黃魚春季洄游至海岸,3-6月產卵后,散居近海捕食,深秋返回深海,冬季在深海越冬。
黃花魚的耳石、鰾、肉、膽、精囊、卵巢等均可用于治療疾病。耳石的主要成分是鈣鹽,具有清熱通淋的功效。魚鰾含有高粘性的膠體蛋白和粘多糖,有潤肺健脾、益氣活血的作用。
糖醋黃魚
原料:小黃魚280克,食用油400克,白糖25克,鹽1克,胡椒粉0.5克,大蒜3瓣,葫蘆汁60克,水淀粉。
實踐:
1、小黃魚去鱗、頭、內臟,清洗干凈,用廚房紙吸干魚身上的水分,用刀將魚身切成1.5厘米左右的小塊。
2、大蒜切碎,水淀粉用玉米淀粉。
3、黃魚片加鹽、胡椒粉拌勻,腌制5分鐘。
4、鍋中倒入食用油家常黃花魚的做法,待油燒至5分時,放入魚段,中火炒香。魚片定好后,一定要翻面,不然魚會碎。這是第一次炸魚。
5、第二次復炸時,大火油溫升高后,放入魚段,煎約20秒。魚片顏色變成金黃色后撈出。
6、換鍋,鍋內放少許油,倒入古菊汁,小火慢燉。
7.當膠汁越來越濃稠時,加入糖,繼續煮。酸甜口味取決于你自己的口味。
8、糖融化后,加入水淀粉,用抹刀順時針方向攪拌均勻。
9.加入蒜末,攪拌均勻,直至蒜香味散發出來。
10.倒入魚片,輕輕轉動勺子,讓糖醋醬均勻地涂在魚片上。裝盤即可上桌。
醬燜小黃魚
材料:小黃魚500克,黃豆醬2勺,蒜蓉辣椒醬1勺,醬油1勺,白糖半勺,大料2瓣,姜/蒜/鹽/料酒適量/洋蔥/胡椒。
實踐:
1、黃魚去頭、去內臟,清洗干凈。加入料酒、鹽、胡椒粉腌制20分鐘。
2.腌制好后,放在簾子上控干水分。
3.大蔥切段,姜、蒜切片。配料準備好了。將黃豆醬、辣椒醬、醬油、糖按照碗汁的比例混合。
4、鍋中油熱后,加入蔥、姜、蒜、大料炒香。
5.加入一碗汁,炒香。
6.加入適量水,稍煮沸。
7.加入黃魚繼續煮。用大火煮沸,然后用小火煮。煮魚時不要攪拌;肉很嫩,很容易折斷。
8.煮至湯濃稠,加鹽調味。我嘗了嘗,味道剛剛好,所以沒有加鹽。用大火將鍋中的汁液取出。
尖端:
將魚腌制一下,去除魚腥味。煮的時候不要翻動魚,否則很容易碎。裝載時要小心,保持它們完好無損。
紅燒黃魚
主料:新鮮小黃魚3條
實踐:
1、將準備好的小黃魚清洗干凈備用。
2、鍋中倒入適量食用油家常黃花魚的做法,開大火。
3.鍋燒熱,加入姜片和辣椒炒香。
4.將小黃魚兩面煎至焦黃。
5、加入適量黃酒、糖、鹽、醬油和水,煮至汁收盡。
6. 魚煮熟后,加入蔥花和味精。
尖端:
加上土豆,紅燒小黃魚別有風味。超級好吃!
酸菜黃魚湯
配料:小黃魚、酸菜、色拉油、姜末、鹽、醬油、雞精、糖等。
實踐:
1、鍋里放油,放入小黃魚炒一會兒,然后加入姜末。如果喜歡吃辣,可以加點朝天椒,然后依次加入米酒、醬油、鹽和泡菜。因為泡菜本身比較咸,可以少加醬油和鹽,加點糖提鮮,加一點水煮一會兒;
2、翻的時候要小心,因為小黃魚很脆弱。水燒開后,加入適量雞精。
脆皮小黃魚
材料:小黃魚一斤,料酒2湯匙,蔥2根,姜末1茶匙,鹽1湯匙,雞蛋1個,淀粉半兩,面粉1兩,食用油適量。
實踐:
1、小黃魚去鱗、鰓、內臟,洗凈備用。
2、取一個大碗,將小黃魚用料酒、蔥、姜片、鹽腌制,拌勻約20分鐘。
3、雞蛋、面粉、淀粉混合均勻,制成炸魚糊備用。
4、腌制好的小黃魚去掉花椒、蔥、姜,調成糊備用。
5.鍋中燒熱油。當70%熱時,加入小黃魚,煎至金黃色。去除并控油。
6、將控油的小黃魚放在盤中,沾上鹽和胡椒粉即可食用。
糖醋黃魚
配料:黃魚、蔥、姜、蒜、醋、糖、老抽、生抽、料酒、番茄醬、淀粉、鹽
實踐:
1、黃魚去內臟,去鱗、鰓,洗凈,瀝干水。取一個小碗,加入少量鹽和料酒。攪拌直至鹽溶解。將魚身涂抹均勻,腌制片刻。
2. 將蔥、姜、蒜切成細末,放入碗中。放在一邊。
3.炒鍋燒熱,加入油,轉小火。將黃魚裹上干淀粉,抖去殘粉。
4.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取出并放在盤子上。將剩余的油留在鍋中并轉至中火。
5.加入蔥、姜、蒜炒香,加少許水,加入少許番茄醬、老抽、生抽等。
6、將淀粉勾芡倒在黃魚上,撒上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