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芒種是什么意思 農歷芒種是什么時候
芒種指有芒之谷類作物可種,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此時正值南方種稻與北方收麥之時。
農歷芒種是什么時候?
芒種時,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東南方位,太陽黃經達75°,于每年公歷6月5-7日交節,故每年農歷時間多有不同。
《通緯·孝經援神契》中說:“小滿后十五日,斗指丙,為芒種,五月節。言有芒之谷可播種也?!薄懊⒎N”二字諧音,在民間“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播種晚稻等谷類作物的時節。芒種至夏至這半個月是秋熟作物播種、移栽、苗期管理大忙高潮。民諺“芒種忙,下晚秧”說的就是芒種是插秧的忙碌時節。芒種時節,水稻等農作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多,適中的降雨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我國古代農耕作物水分補充依托于天上降水與地上河流,農耕主要集中在降水充沛與江河水網發達的地區。直到現在,這些地區的農民仍按照節氣配合溫度、降水來從事農業生產。芒種節氣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午月時在仲夏,當其時也,萬物生長,其勢盛極。從芒種開始一直到大暑,都是一年中萬物狂長的旺季。
芒種時節八大注意事項
一是及時搶收小麥、蠶豆、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做到豐產豐收顆粒歸倉。
二是上、中旬重施玉米擺果肥,做好壅根防倒和防治玉米螟工作。
三是中稻秧田噴施起身藥,中、下旬移栽;直播稻和拋秧稻防治稻象甲,早栽大田防治二化螟、葉瘟等病蟲害。
四是棉花中耕松土除草搞好蕾期管理,防治盲蝽象、棉蚜蟲、紅蜘蛛等害蟲,追施有機肥爭取多結桃;整修棉田排水系統,防雨澇。
五是上、中旬搶種夏大豆、花生、春大豆追施花莢肥。春山芋追肥,中耕除草,培土補苗;扦插夏山芋。施好薄荷剎車肥。
六是播種豇豆、莧菜、小白菜等蔬菜;加強茄瓜豆類蔬菜的田間管理,防治病蟲,采收上市和留種工作。
七是加強禽畜夏季防疫,成魚飼養管理,桑田夏伐施夏肥,檢修江海堤防工程和排灌機具,注意防汛防旱等工作。
八是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夏日晝長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復疲勞,有利于健康。芒種過后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后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松,“陽熱”易于發泄。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