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題字:胡海亞
封面設計:李科君
不朽之謎
道教養生秘庫
洪健林編譯
大連出版社出版 新華書店、北京出版社發行
(大連市西崗區大公街市場南入口)印刷
字數:79萬字,開幅:850×1168道家養生,印張:31.5,插頁:4
印數:0001-2000份
第一版,1991 年 9 月 首次印刷,1991 年 9 月
ISBN 7-80555-417-X/R·11
定價:36元
陳瓔寧(左)與胡海亞
陳瓔寧的不朽學箴言
學術理論——重研究而非崇拜
功夫——實踐比空談更重要
想法——積極而不是消極
精神——力求自力更生而不是依賴
能力——團結勝分散
職業——創造成本昂貴,但模仿并不昂貴
幸?!務撋?,而不是死后
信仰——靠實踐,不靠經典
活在世上——永恒而不是迅速腐朽
出生于超然,但并非避難所
*《仰山雙月刊》原創封面
編者注
1、仙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軒轅大帝。
幾千年來,它已經代代相傳。從道教到道教。雖然
形式雖有所改變,但其內涵卻代代相傳,源遠流長。
陳應寧先生對其進行總結,命名為“先學”并加以發展。
2、道家道教歷來隱秘不公開,難以為世人所見。
加之正道與旁派混雜在一起,真法與幻法難以區分,令人迷惑不解。
從門進入。陳應寧先生歷經千辛萬苦才得真傳,打破了
舊規則已向全世界公布。有了這本書,你就可以了解道家養生知識
青修、雙修、外丹、精功、劍仙、魔法等。
一般煉丹能正本源,知其真面目。所以
名為《仙學秘笈——道家養生秘笈》。
3、本書根據《仰山雙月刊》和《仙島月刊》改編
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分為先學講解、先學
《議論》、《仙經》、《仙事》是陳應寧先生所著。
盛和他的同事撰寫的關于長生不老的專著。其他則與永生密切相關
魏的作品不包括在內。解放后,陳應寧先生不再專攻
他用心研究長生不老,這一時期的作品不被收錄。
4、1957年8月,陳應寧先生應邀到杭州放映
鳳山療養院教授冥想,著有《神經衰弱康復靜功》一書
《佛法問答》。因為現在打坐的人很多,所以
包括。景公治病不只治神經衰弱,故改名為“景公”。
成功回答問題。”
5、黃元濟先生的《樂于堂語錄》,是清末較新的作品。
一本有影響力的丹藥書。陳應寧先生視他為修道第一人,視他為私人學者。為了幫助讀者從各個方面了解先學,本文
附在最后供參考。
6. 本書大部分文章寫于本世紀20、30年代。
由于時代條件所限,其解讀和討論難免存在瑕疵和不足。就算陳瓔寧先生還活著,他也可能會開發出其他的東西。
理論。今天,大多數讀者都具有現代科學思維。
在學習本書的過程中,還是要認真學習,把握其精髓。
7、特邀中國道教協會田成陽道長撰寫一篇介紹陳瓔寧先生的生平和思想的文章,為本書作序。
我謹表示誠摯的謝意。
編輯
1991年8月
仙學巨匠——陳英寧
(命令)
近代中國內憂外患,戰亂頻仍,人民生活水深火熱。道教就像一頭沉睡的獅子
突然,一位杰出的領導者誕生了。此人勇敢提出“仙學”
旗幟高聲呼喚 振奮民族精神 弘揚道教文化 奏道
新時代教學最強音;繼往開來道家養生,功德深遠。他是現代道教
不朽的先驅——先生。陳瓔寧.
一
陳應寧(1880-1969),原名志祥、熊山,字子秀。他喜歡“莊”
改名“應寧”,道號“原墩子”,道教龍門派第十九代傳人。祖屋
安徽懷寧縣人,長期居住安慶。他自幼繼承家學,熟讀儒家經典。十歲的時候,我讀了《神仙》
“傳”,即向仙人學習的愿望。如果再長一點,你就是學者了。患有肺結核的他向叔公學醫,同時嘗試修煉仙道功法,逐漸恢復了健康。十九歲那年,他在黃山結識了一位高人。他的功夫已經“六脈俱停”。他得到指引,更加堅定了修仙的決心。 1905年,考試
進入安徽政法學院,但兩年后,肺結核復發,他退學了。立志求道,他離家探望
分配。首先,他到寧波九華山、常州天童山等地尋找佛教高僧,抒發情懷。
佛法修煉,注重的是心,但是還沒有辦法對付肉身。隨后他游歷了道教名山,包括穹窿山、茅山、武當山、嶗山、涂山、金蓋山等地。
一些意氣風發的隱士,已經得到了不同丹藥的配方。 1912年至1915年赴上海
白云觀通讀了明本《道藏》5485卷,進而進一步探究了道家煉丹術的基礎,了解了整個道家學術。后又寫《論四庫提綱,不解道教學術整體》
一篇文章認為“道學是治國平天下的學術學科,具有廣泛的影響。
你可以抓住一端,概括整體。 “道家學問包羅萬象,貫徹九流,不限于
對“清靜無為”的負面偏見不僅限于“煉養”、“取食”、“護身符”、
“經典”和“科教”的范圍很窄。 ”為了做對比,他去了杭州海潮
寺華嚴大學,讀佛經。宣赴京尋高路,宿于白云觀等寺院。
做練習。他說他的老師是:“他前后有五名正式老師,北派兩名,南派兩名。
一個是陰仙派的,一個是儒家的。 ……如果說龍門派,普就是第十個
九朝元子派。 ”
1916年,陳瓔寧從北京回到上海,與西醫吳宜珠結婚。這對夫婦住在上海
他在民國路開設了自己的診所行醫。此時他花了一些時間閱讀了大量的煉丹術和道家書籍,同時也
及文、史、哲等書籍。他還曾隱居江西廬山、北京西山以及江、浙、皖等地名山修行。 1918年,他積攢資金,購買藥品,準備冶煉洋藥。
丹爐火。 1922年至1932年,國內外進行了一次罕見的外丹實驗。
最終因軍閥混戰和日軍侵占上海而受損,未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最后得出結論:
“經過多年的心血,數百次的考驗,才證明,上古神靈留下的各種外丹,
秘密確實可靠,萬不可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