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水黃魚翅...1750g 鴨...750g 老母雞...3000g 白糖...15g 帶子...245g 燒酒...25g 熟火腿... ...250g 小蔥...250g精鹽...15g 生姜...50g
·特點: 1、“呂宋魚翅”是一種產于菲律賓的黃魚翅。這種翅內有一層脂肪狀的肉,翅筋在肉內層層排列,富含明膠,品質最佳。
2、“黃燒魚翅”是京城名官——“譚氏菜”,起源于晚清譚宗鈞家中。譚宗鈞一生喜食山珍海味。自從他在翰林院做官,就迷上了同僚們互相招待,以解口腹之欲。他的兒子譚王玉清比你更注重飲食。
為了滿足其他孩子的欲望,譚家女主人一家十分注重學習當地名族服飾的特色和招數,在烹飪上精益求精,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譚家菜”,后來名氣越來越大。越做越大,不少達官貴人,為了好好吃一頓,往來于受托人,趁著譚家招待客人,大肆揮霍。從30年代到40年代,北京幾乎人盡皆知,以致有“戲界無聲”之說。學“談”(指談鑫培),餐飲界對“談”(指談家才)贊不絕口。
譚氏菜系名菜有100多種,其中以海鮮菜肴最為著名,尤其是魚翅烹調魚翅的做法,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如“三絲魚翅”、“蟹肉魚翅”、“砂鍋魚翅”、“清燉魚翅”、“大湯魚翅”、“海燉魚翅”等,在所有魚翅菜肴中, “黃燒魚翅”是頂級產品。
3、此菜翅肉質軟爛,杏黃色呈半透明狀,柔軟爽滑魚翅的做法,口感極為醇厚鮮嫩,整只翅汁多。
·操作:
1.將魚翅整齊地放在竹篦子上。
2. 干貝用溫水泡發后,用小刀去掉兩邊的硬筋,洗去表面沉淀物,放入碗中,加入適量清水,上籠蒸透,撈出他們出去使用。
3、5克火腿切成細塊備用;將45克火腿切成薄片備用。
4、宰殺兩只母雞和一只鴨子,從背后切開,取出內臟,用水洗去血漬,備用。
5.將水肥魚翅和竹篦放入鍋中,將洗凈的雞鴨放在準備好的竹篦上,然后壓在魚翅上面,將蔥姜片放入鍋中,倒入清水,大火燒開后,將水倒出,撈出蔥姜片去血腥味。
6、鍋內倒入4000克水,加入45克火腿片和蒸干貝,大火煮15分鐘,撇去浮沫,轉小火燉約6小時。這時候關火,先把雞、鴨、火腿、干貝挑出來,把雞鴨渣洗干凈,魚翅取出(連同竹箅)。
7、將魚翅的濃稠汗水放入燉鍋中,燒熱,然后將魚翅(連同竹箅子)放入炒鍋中燉約一個小時。然后加入清湯和干貝湯,用旺火燒開,加入雞油、糖、鹽,用文火燉2到3分鐘,入味后,撈出裝在平板上,把魚翅放在另一個盤子里;鍋內的魚翅湯加少量水淀粉收汁。此時將濃縮法澆在魚翅上面,撒上火腿末,即可上桌。
注意:
1、選擇一整條黃色的魚翅,也就是呂宋魚翅。
2、水的腥味反復出現。
3. 用小火慢燉,通常需要 6 到 7 小時。一是好吃,二是魚翅軟爛。
4、水要一次加足,中途不宜加水或加湯。因為燉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最后才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