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中醫是不是偽科學的討論一直很激烈。從方舟子到羅振宇,不少知識界大V都舉起了反中醫的大旗。他們的反中醫,似乎更能顯示出他們的理性或見識。
其實,不是中醫不好,而是真正懂中醫的人太少;不是中醫問題多,而是中醫問題多。
中醫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假中醫當道,真中醫很難得逞。就是那些假中醫在欺騙百姓,禍害老百姓,不斷玷污中醫的名聲。
據媒體報道,近日,家住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崔先生,在某保健院接受理療時身體不適。他頓時呼吸困難,臉色一黑。經鑒定,崔先生因針刺雙側氣胸繼發雙側肺破裂導致呼吸功能障礙死亡。經警方調查,為崔先生開的針灸店老板不僅沒有系統學習過醫學知識,而且多次在沒有醫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醫師證的情況下為顧客針灸。機構許可證。
其實,這樣的消息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這些“三無”保健所打著中醫的旗號非法行醫。每個人都應該擦亮眼睛,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丁安徽
“養生”變成“事業維護”?
在北京一條幾百米長的街道上,有20多家從事醫療保健的機構,但只有3家機構的經營范圍與工商登記的實際經營項目相符。
這些不合格的醫療保健機構的大多數工作人員也不合格。上來就給客人“脈脈”男士養生會所,女性多為“氣血不足”,男性多為“肝腎陰虛”,治療方法有推拿、艾灸、拔罐、刮痧等等。
網上流傳的醫療保健價目表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擴大,許多沒有中醫資質的美容院、養生館、SPA館或足療店,為了牟取暴利,給患者診脈,隨意給患者扣上“氣虛兩虛”的罪名。血、脾胃”?!安缓椭C”的帽子,對所有體質一視同仁的艾灸、拔罐、刮痧等“包治百病”,傷害了人們的財運和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經銷保健品,尤其是假冒偽劣產品的利潤十分驚人?!氨=∑贰弊兂伞氨=∑飞狻?,招商引資,“假保健品”生產商、商家也大發橫財。
據統計,2016年,全國消協共接到消費者保健服務投訴2725件,而2015年為516件,其中不少投訴與保健有關。
在醫療機構進行針灸等物理治療?國家早就禁止了
對于保健場所打著中醫旗號的非法行醫,我國早有規定。
2018年6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保健服務規范(試行)》(征求意見稿)。中醫養生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范化中醫養生機構。
中醫藥保健服務規范和標準由國務院中醫藥主管部門起草。旨在促進和規范中醫保健服務的發展,使中醫保健機構在經營活動中有章可循。
該文件明確“中醫健康狀況鑒定和評價服務應當由具有中醫執業資格的人員進行,或者在具有中醫執業資格的人員指導下進行”。并規定“中醫保健機構及其人員不得從事下列活動:
(一)從事醫療活動;
(二)使用針灸、疤痕灸、泡灸、牽引、牽拉法、中醫微創技術、中醫洗腸等外傷性、侵入性、危險性技術的;
(三)開具藥品處方;
(4) 促進治療效果;
(五)內服不符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目錄》、《保健食品可使用目錄》規定的中藥飲片或《禁用中藥材目錄》規定的中藥飲片; 《保健食品禁用清單》;
(六)開展醫療氣功活動;
(七)從事藥品、醫療器械銷售等活動;
(八)以中醫藥預防、保健、養生、健康咨詢等名義,或者以中醫藥理論和術語為幌子,進行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謀取不正當利益?!?/p>
2018年6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非醫療機構開展“火療”項目的批復》。針刺、疤痕灸、泡灸、牽引、牽拉法、中醫微創技術、中醫洗腸等侵入性或危險技術方法。
所以大家還是要找正規的中醫醫療機構進行診治。
樹立科學養生觀念,提高辨別“偽養生”的能力
有句話叫“求醫不如求己”。雖然關注健康的初衷是好的,但大眾缺乏醫療專業素養,不信任醫生。自我診斷和治療容易誤判或延誤病情,確實給臨床帶來了困擾。因此男士養生會所,養生要樹立科學的健康觀。
首先,沒有萬能的健康秘方。專家指出,即使是每天機械性地喝八杯水,也可能導致脾濕濕盛,何況中醫偏頗,拔罐、針灸等治療方法也有適應癥,唯有科學的觀念養生 只有進行適度的日常養生保健,才能讓病痛隱形。一種藥自己吃了感覺不錯,馬上推薦給親戚朋友,好心辦壞事就容易。
甄別養生謠言有一條“金科玉律”:凡是沒有使用條件、不考慮個體差異、沒有使用限制和范圍的養生妙招,都要打上問號。
如果說科學的養生觀離不開辨證論治,那么日常養生的第二個重點就是講究適量。日常生活的健康原則是適可而止,運動也是如此。超出身體負荷的過度養生更不可取。
三是樹立“治未病”的健康觀念。隨著醫療衛生觀念的發展和進步,預防保健在國民健康中的作用被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樹立“治未病”的健康觀念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