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市場監管局對群眾反響強烈的保健食品品種進行了針對性抽查。廖海進/光明影業攝
【談健康】
降血壓、降血脂、控制糖尿病、健胃、健腎、健肝,甚至包治百病……保健食品虛假宣傳、造假現象屢見不鮮,消費者難以承受。商家宣傳的各種保健功能是否真實有效,有多少科學依據?許多消費者對此持懷疑態度或掉入陷阱。日前,期待已久的《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和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出臺,為保健食品“控、管、優”提供制度保障,讓保健食品更加科學、有效、安全、可口。健康,讓消費者更了解保健食品的功效。
近年來,我國保健食品產業發展迅速,產值超過3000億元。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保健食品造假、虛假宣傳等問題也逐漸顯現。2017年以來,國務院食安辦聯合多部門開展食品保健食品造假虛假宣傳專項整治,查處違法違規案件近6萬件,價值超過30億元。
一些不法企業為增強產品功效,非法添加藥品危害消費者;一些商家做虛假宣傳,夸大功效,甚至將保健食品稱為“神藥”,欺騙消費者。同時,注冊申報質量不高、低水平產品重復等問題也給審評審批工作帶來困難?!爱攧罩笔巧罨母飫撔?,實行最嚴監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美君坦言。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發布的《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和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我國將以原料目錄和功能目錄為切入點對保健食品進行規范。規范原料安全性和保健功能的科學評價,鼓勵研發科技含量更高、療效更可靠的保健食品。
1.“不明確”的保健功能
在保健造假層出不窮的今天,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保健食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解釋》,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保健功能或者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的食品。即適合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不對人體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由此可見,保健食品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藥品之間的一類特殊食品。首先,是食物。其次,它區別于一般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即功能聲稱),這是產品的核心屬性。最后,它雖然有保健作用,但不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與藥品不同。
對于保健食品來說,功能聲稱是關鍵,但極易陷入夸大、虛假宣傳,甚至造假的困境,導致“神藥”滿天飛。有專家曾表示,保健食品的虛假宣傳不都是“故意的”,只是他們自己“說不清楚”。因為他們沒有用嚴謹的科學研究弄清楚保健食品的作用機制養生食品,缺乏足夠的科學依據,無法準確告訴消費者這些保健食品到底有多健康,作用如何。
保健食品所聲稱的各種功能是否科學有效?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據了解,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對食品和保健食品同類產品功能性聲稱的確立和定位,主要圍繞改善健康和降低風險因素。具體來說,保健功能的分類管理一般包括三類:營養成分功能聲稱、一般功能聲稱和降低疾病風險聲稱。
其中,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是指營養素對人體生長發育和正常功能發揮的生理活性作用。一般功能聲稱是指產品除上述營養功能外,對人體正常機能或生物活動具有的特定功能,有助于人體健康、增強機體機能、維持或改善整體健康狀況等. 降低疾病風險聲稱是指某種食品成分或食品(食品補充劑)可以降低患某種疾病的風險或減輕健康問題程度的健康聲稱,但不能等同于藥物和疫苗的預防作用并阻斷疾病的發生。
此次出臺的《辦法》參照國際組織、歐美等國家對功能聲稱的管理,明確我國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應以補充膳食營養素、維持和促進人體健康為目的。身體,或減少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提出以傳統保健理論為指導的保健功能?!八蟠笸卣沽搜a充微量營養素和調節特定身體機能的范圍,更全面地覆蓋了普通大眾的保健需求?!?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克驥說。
2、有沒有效要靠科學
要“說清楚”保健功能,還得靠科學研究。評價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保健功能,實行目錄管理,是我國實行保健食品備案和注冊審批“雙軌制”的重要依據。能否通過評審,列入目錄,還得靠科學。
據了解,保健功能目錄規定了保健食品允許聲稱的保健功能范圍(即經過系統評價和驗證、評價明確的保健食品允許聲稱的保健功能)方法和判斷標準),原料目錄規定了經功能評價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質?!掇k法》從原料和功能入手,確保保健食品安全有效,提高產品質量。
為確保保健食品原料安全有效、功能真實可靠、質量標準穩定,《辦法》嚴格規定了列入目錄的條件、程序和管理辦法。孫美君介紹,納入原料目錄是基于我國20多年的保健食品注冊審批工作和16000個已獲批注冊產品的相關數據。依據。
更關鍵的是如何保證保健功能的科學性。《辦法》規定,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應當有明確的保健需要,能夠被正確理解和認識;有充分的科學依據,以及科學的評價方法和判斷標準;功能,符合中醫保健理論;它有明確的適合人群和不適合人群。
而且,被列入目錄并不代表可以一直使用。“對納入目錄的原料和保健功能,建立了重新評估和退出機制,對于最新研究發現的風險和科學共識的變化,可以及時啟動目錄調整程序?!?孫美君表示,根據相關科研進展和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需要,對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和保健功能目錄實施動態管理,并根據復評情況進行相應調整。結果。
中國營養與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認為,要根據科學研究和進步,動態調整可以聲稱的保健功能,允許新的保健功能被接納,同時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功能。這是保健食品行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以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3、開辟創新研發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改變了功能訴求管理方式,強調社會共治,鼓勵研發創新。以往,我國保健食品功能聲稱的評價和管理,都是由政府“包辦”的?!掇k法》改革了這種“保姆式”的管理方式,開辟了保健食品的創新研發路徑,改變了保健功能和評價方法的制定,由單一的政府主導轉變為多主體參與,指導和規范職能研發和科學評價,落實企業和研發機構主體責任。
具體而言,《辦法》開放了目錄制定模式,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參與目錄制定,研發新的保健功能。任何個人、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可以在科學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提出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和功能聲稱目錄的建議,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有關規定組織審評和公開論證。程序要求,符合要求的方可批準。列入目錄,激發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研究開發新原料、新功能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這樣可以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在科研方面的優勢,提高原材料和功能評價方法的科學性,解決目前單一政府主導的科技力量不足的問題,提高質量。簡化產品備案和注冊申請,提高審評審批效率?!?孫美君說道。
此外,《辦法》還鼓勵企業在傳承中醫養生理論的同時,充分應用現代生物醫藥技術,研發具有新功能的新產品,改變產品低水平重復的現狀,推動保健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些措施受到了業內人士的極大歡迎。劉學聰告訴記者,改變以往政府主導的局面,讓行業企業站在目錄和功能研究的舞臺中心,將極大地鼓勵和促進我國保健食品產業的研發創新。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堅守安全底線,強化科學監管,充分考慮保健食品的功效定位,按照傳統消費歷史、科學依據和風險等級,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嚴格監管新原料、新功能。發布一個,逐步擴大保健食品原料和功能聲稱目錄。
4、保健功能全面清潔調整
保健食品虛假宣傳、造假事件頻發,折射出當前保健功能管理的不完善。記者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已著手對以往不同歷史時期批準的保健功能進行全面清理調整,避免與防治藥品和疾病相混淆養生食品,從根源上進行整頓,堵住保健食品保健功能聲稱虛假宣傳的漏洞。
“目前保健食品的27項功能已經使用了近20年,隨著大眾意識和科技的進步,其名稱和標簽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能被社會認可,有很多科學的落后和缺陷?!?李克己指出。
2019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就調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征求意見的公告》指出,經過醫藥、藥學、食品、營養等領域專家的多次論證,擬對保健功能進行調整,主要包括: 1、取消以往的“抑制腫瘤”、“抗突變”等批文,但不符合現有保健食品監管定位,實際產品易夸大、造成誤導、不符合健康需要的保健功能;二是進一步研究論證“輔助降血脂”、“輔助防輻射危害”等保健功能。
業內人士認為,調整保健功能聲稱,進一步科學界定和規范保健功能來源,有效區分保健食品與藥品,可以大大減少消費誤判。記者了解到,目前這項調整方案正在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市場監管總局還將組織醫藥、食品、營養等領域的專家,對征求的意見進行認真分析研究論證。一個。
孫美君透露,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陸續出臺一系列監管措施。例如,制定廣告審查管理辦法,嚴格審查保健食品廣告;有序開展更新和清理工作;加強生產許可審查、日常監督、監督抽查和制度檢查。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嚴厲打擊非法添加、非法銷售、制假售賣黑窩點,絕不手軟。
不過,孫美君提醒:“保健食品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是人人都需要,保健食品標簽上都有適合人群和不適合人群的標示,消費者在購買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需要慎重選擇。” ” (本報記者陳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