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因為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保安族的節日中宗教節日較多。這些節日除有宗教色彩外,還有群眾性,原來是宗教的重要節日,由于歷史的演變,現在已形成為民族的傳統節日。
保安族的主要節日有:
爾德節。又稱爾開齋節、肉孜節?!盃柕隆笔前⒗Z的譯音,是回歸及歡樂節日的意思,來源于宗教,是伊斯蘭教徒封齋一月期滿的標志。
爾德節是保安族群眾最歡樂、愉快的節日,節日里保安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按照自己的傳統習慣歡度佳節。他們家家戶戶炸“油香”、“馓子”、“果果”,男人們沐浴之后還到清真集聚,舉行禮拜儀式,男女老少互道“色蘭目”,祝愿生活如意、節日愉快。
爾德節頭天破曉,家家互送“油香”,也有的到先輩墳前誦經燒香,緬懷先人。
法蒂瑪節。法蒂瑪亦譯法圖麥、法帖梅、哈其麥、穆罕默德之女,阿里之妻,被伊斯蘭教什葉派信徒尊為圣母。相傳于伊斯蘭教歷6月15日逝世,我國各族穆斯林婦女于這一天舉行集體紀念活動,保安族則選在伊斯蘭教歷齋月的一個吉日舉行。屆時,婦女們去清真寺請阿訇講述法蒂瑪的高尚德行,并念經祈禱;參加者向清真寺捐助財物,有的備置飯菜,邀請一些伊斯蘭教的知名人士到家作客、講經,以示對法蒂瑪的緬懷。相傳,法蒂瑪與阿坦克成婚之時,阿里一貧如洗,家中只有一升大麥、一個手推小石磨和一床破舊被褥。法蒂瑪異常傷心,哭著向穆罕默德訴說,而穆罕默得卻不以為然,而心地開導女兒說:人生在世,要知足,有這點家當,就應該感謝真主。法蒂瑪聽罷遂轉憂為喜,高高興興地與阿里結為夫妻。據說,保安族姑娘出嫁時,有的還以法蒂瑪為榜樣,不講彩禮。
圣紀?!笆ゼo”也是保安族的宗教節日,它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和逝世的日子。穆罕默德,是沙特阿拉伯古來民族,公元570年“熱必歐里暗臥里月(伊斯蘭教歷3月)”12日誕生于沙特的玫加城,誕生前兩月喪父,6歲喪母,8歲喪祖父,依靠叔父為生,并為人放牧,12歲替人經商,40歲開始傳教,63歲(即公元663年“熱必歐里暗臥里”月12日)病逝于麥地那。穆斯林便把這個日稱為“圣紀”。按伊斯蘭教歷,如1981年的“圣紀”是元月18日,1982年的“圣紀”是元月8日,這就是我國伊斯蘭教的“圣紀”時間也不能固定的原因。保安族群眾在每年“圣紀”的這一天,宰牛、宰羊,誦讀《古蘭經》贊頌穆罕默德,進行集體紀念活動。
浪山節。保安族人民特別喜歡浪山,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初,人們帶上面、油、肉、帳篷、鍋等,到黃河邊、山溪邊或草坡上,過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