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傳統的節日當中,都會吃一些特定的食物,并且還包含著特殊的寓意,那么在大年初七有什么講究會吃什么呢?正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農歷正月對中國人們來件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月份,想要了解更多嗎?跟著小編一起了解更多吧。
大年初七有什么講究吃什么?
1、吃餃子
人日這天,臨清、濟南等地忌諱婦女做針線。單縣早晨吃餃子,現包現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點燈,據說是讓老鼠娶媳婦,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腦。
2、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里,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3、吃面條
一些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面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面條。
人日節吃面的寓意
舊時候人們在正月初七這天會制作長而薄的面條來食用,薄與瘦的意思相近,而瘦與壽同音,所以在初七這一天吃面條,寓意用面條纏住歲月,以達到人們希望時間慢一些的夙愿, 更飽含了人們祈禱健康長壽的夙愿。另外還有些地方認為初七、十七和二十七都是人日節,很多老一輩把農歷帶七的日期都看成好日子,在這幾天吃面條有保佑人們健康長壽的寓意。家里有小孩的,也會專門給孩子煮上一碗面,意為栓小人兒,孩子此時吃面條更是被賦予了吉祥的寓意,期望孩子健康成長,開心快樂的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