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歲末已至,轉眼間就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我們都知道,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所謂“冷在三九”,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就要來了?!岸烈魂柹保寥帐且荒曛嘘帤庾顬橥⒌囊惶?,陰極至陽,陽氣始生。正如杜甫詩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因此,冬至養生,不僅要護陰還需養陽。
冬至養生,重在驅寒護陽,常吃9種食物,或能養陽補氣
1、牛肉
對于一些愛吃肉又需要補陽氣的人來說,選擇吃牛肉是極好的選擇。在牛肉中,蛋白質含量的比例比較高,而且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鐵,鈣等微量元素,營養利用率高,我們人體也更容易吸收,是很優秀的溫補食材。所以適量吃些可通過滋養脾胃達到補陽氣的作用。牛肉可以煮湯喝,可以燉,可以鹵,可以炒,可以煎,可以烤,可以入餡,各種吃法,都深受人們的喜愛。
2、羊肉
冬季進補的食物,首先就是羊肉,這也是我們最喜歡的冬季滋補食品。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以及鈣鐵等無機元素。
中醫認為,羊肉性味甘溫,有溫中健脾,補腎溫陽、益氣養血的作用。冬季吃羊肉,羊肉燉蘿卜是受眾最廣的一道佳肴,能增加熱量,抵御嚴寒,還甚至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不過,肝病患者、熱性體質、上火發炎者及痛風患者不宜多吃羊肉。
3、香菜
香菜是一種備受爭議的食材,因為味道比較刺激,所以很多人無法接受,但是喜歡吃香菜的人,也不在少數。香菜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還有多種營養物質。經常吃的話,也是可以補充陽氣,促消化,還能加快身體出汗的速度,所以如果是經常熬夜或者是平時生活習慣不太好的人,都可以適當的吃一些。
注意:有口臭、狐臭的人及產后、病后初愈、氣虛乏力的人群不宜食用香菜。
4、生姜
生姜是我們日常必備的一種調味品,其實也經常入藥,在一些藥膳中經常會出現。生姜具有辛辣的味道,可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升發陽氣。在寒冷的冬季可以適當吃上一些,但是要注意時間,最好在上午食用,一天都暖暖的,而晚上食用,難免會產生燥熱,不利于身體休息。
5、韭菜
韭菜有散寒的作用,在平日里,如果能夠吃一些韭菜的話,能夠不斷激發體內的陽氣,從而改善陽氣不足的狀況。
6、大蔥
金代名醫張元素認為“蔥莖白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陽氣”。這是因為大蔥性溫味辛,辛能發散,可讓人出汗,使體內的被壓制陽氣隨汗液發出來,能夠與風寒之邪抗衡,從而有利于預防風寒感冒。體質較弱的人在季節變更時適當吃些大蔥,既可以達到出汗的目的,還有助于預防感冒。
盡管大蔥蔥綠的營養物質比蔥白部分豐富,但在通陽和治風寒感冒方面,蔥白的作用更大一些。民間很多風寒感冒的食療方中都是以蔥白入藥。
7、芡實
芡實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池塘、湖沼中。芡實素有“水中人參”之稱,具有益腎固精的作用,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和珍貴的天然補品。芡實最為人熟知的功效是補充體內陽氣。人若是體內陽氣不足時,不妨通過食用芡實來進行調理,慢慢補足體內的陽氣,對于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8、枸杞
枸杞是一種已經走入千家萬戶的保健食品,《本草綱目》中說枸杞子能夠“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爆F代營養分析表明,枸杞子含有甜菜堿、胡蘿卜素、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等。甜菜堿可抑制脂肪在肝內沉積,防止肝硬化,對保護正常肝細胞有作用。而且枸杞子還能夠平補陽氣,日常泡上三五幾顆,或煲湯喝一喝,有助于人體陽氣生長。
9、栗子
栗子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豐富的營養成分。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的效果;栗子可生食、炒食、加水煮食等。30克栗子,300克羊肉,15克枸杞子,先把羊肉洗干凈切成塊和枸杞子、栗子肉一起放在鍋里面加入適量水,煮開之后放入調料味,然后一直煮到羊肉煮熟為止,一周吃2到3次就可以了。此方法具有健脾益氣、養陰益腎的功效,特別適合于陽氣不足所引起的精力減退、全身乏力、失眠、心悸、記憶力減退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栗子不可貪吃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