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是什么日子 正月二十人們要干什么
是天穿節,又叫小天倉、補天節、填倉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節日時間各地略有差異,有正月初七、十九、二十、二十三日不定。作為中國民間紀念女媧補天拯救人類的紀念日,也是古代人們期盼風調雨順、萬物欣榮、農業豐收和安樂和平的節日。在中國民俗節日中,唯一由家庭主婦擔綱祭祀的民俗節日,體現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
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谷倉。這一天黎明,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場上,用篩過的炊灰,撒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糧囤形狀,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雜糧,象征五谷豐登。
填倉節分為小填倉、大填倉兩個節日。小填倉為正月二十日,大填倉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過填倉節。
關中地區有一個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叫補天節,也有叫女王節、媧婆節的。根據傳說和地方遺跡,這個節日源于臨潼驪山一帶。
補天節有的地方是正月二十日,有的地方是正月二十三日,據說前者是女媧的生日,后者是女媧補天的日子。節日當天,由長輩主婦用面做烙餅或煎餅,餅子要求圓而薄,名為“補天餅”。補天補地的儀式很簡樸,用紅絲線系上補天餅拋到自家的屋頂,以象征補天,另一塊餅掰開放入院子的井中或角落,象征補地。儀式完畢,全家才吃補天餅。
現今,驪山東繡嶺石甕寺后面的山石仍是紅色的,據中國民間傳說,那是驪山女媧煉五色石燒紅的。驪山一帶農村在每年的農歷正月二十這一天慶祝“補天補地節”,家家攤煎餅,在餅未熟時,向房上拋一張,這就叫補天;再撂在地上一張,就叫補地。這都是紀念女媧的做法,讓人們永遠緬懷女媧救世之功德。 驪山腳下的華清池溫泉中外馳名,為什么這里會有溫泉?中國民間傳說是這樣的:當年女媧燒煉五色石時,火光映紅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這火光被太陽神吸收,太陽就重新發出耀眼的光芒,四季不斷地照耀著人間;那熱氣被驪山地下的水吸收,那水就變成了四季流淌的溫泉,且這溫泉因女媧的法力而變得神奇起來,具有了辟邪祛毒、消災除病的功效。 數千年來,驪山溫泉聞名遐邇,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如今,萬民沐浴溫泉已成盛事,人們來這里,既可洗去身上的塵垢,除病健身,延年益壽,也可在這人杰地靈之處滌練清潔無塵的靈魂和心魄。
正月二十要注意什么?
不能打碎碗筷
在正月里要注意避免打碎碗筷,此時打碎東西,不能當做“碎碎”平安來看。因為在正月里主張團圓吉祥,一旦打破東西就象征了這個家庭不完整。如果不小心打碎,要及時念叨“缶開嘴,大富貴”等吉祥話。
不能打罵孩子
傳統認為孩子初一若挨了罵,就要挨一整年的罵。尤其要求初一這天要說好話,不能說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區萬一小孩說溜了嘴,大人會馬上跟著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
不讓剪頭發
因為民間有說法認為正月剪頭發對舅舅不好,所以老一輩人是不允許剪頭發的,這讓現在很多時髦的年輕人很是苦惱,一般都是偷偷地去理發,而那些不敢理發的人只能在臘月理發了,所以臘月通常是理發店最賺錢的一個月。但是為什么有這種習俗呢,據說是在清朝的時候統治者有一個強行剪頭發的規定,而那些不想理發的人就說正月剪頭發會死舅舅,以作避免,所以漸漸有這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