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可以上墳燒紙嗎 寒食節能不能上墳燒紙錢
寒食節可以上墳但是不能燒紙,因為古人認為仲春時節,極易發生火災,因此在寒食節這天禁火,不允許生火焚燒,也就是不宜燒紙。
從古代起寒食節就是一個祭祀的節日,寒食節是可以掃墓的,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游、斗雞子、蕩秋千、打毯、牽鉤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后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所以也能看出,上墳就在寒食節的其中,這也說明了寒食節其實也可以掃墓,在說好多人都把寒食節和清明節一起過。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這也能印證寒食節可以掃墓。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并倡導的吉禮之一。后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后將子推燕、蛇盤兔撒于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于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不能燒紙的原因:
1、第一點
由于春天天氣較為干物燥,并且風又多,燒紙會引發山火,危機到老百姓的安全。遂有官吏“以木鐸休火禁于國中”。因為農業生產和太陽運行的節候密切相關,則燒荒、修火禁就會在基本固定的時間,后來逐漸形成了習慣。既然修了火禁,自然從這一天開始這可能就只能吃冷飯了,這是可能“寒食節”的真正來歷。
2、第二點
清明節祭奠先人叫“掃墓”,而不焚燒紙錢,一是承接上巳節拔禊污垢,二是古人主要是為春季風大,為防山火。
寒食節上墳有什么講究?
1、掃墓順序
掃墓祭祀是有個先后順序的,許多年紀大的老人都會相當注意這點。一般都是先把墓園或墓地打掃干凈然后才是祭祀。由于祭祀是相當講究風水和禮節的,所以先后順序盡可能不要出現差錯。先后順序如下: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2、時間
何時拜山最佳最佳的拜山時間為寅時,也就是5-7點。不過由于墓地大多離居住地較遠,甚至不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城市,通常都不會這么早,不過最好是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掃墓拜祭。
3、掃墓前須禁食
當我們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要吃食物或只吃食素。另外強調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