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科普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
健康筆記
運動是一件好事,但過度或不適當的運動會讓我們出現膝蓋疼痛、不適等癥狀,對健康不利。以下5種是“膝前痛”的常見原因。
1、髕骨磨損
最常見的原因通常稱為“膝蓋拉傷”。患者會感到膝關節前方疼痛、酸軟、無力,蹲下或站立時更為明顯。感冒或負重后疼痛會加劇。
這主要是由于過度或長時間運動,或由于膝關節反復屈伸運動,造成髕骨軟骨面與股骨髁軟骨面摩擦,導致股骨髁軟骨面磨損。使髕骨形成微損傷。
2.膝關節伸展裝置拉傷
“伸膝器”由股四頭肌、髕骨、髕腱等組成。一個健康的伸膝器包括健康的髕股關節面和股骨脛骨關節面、良好的潤滑機制、健全的韌帶系統、健康的伸膝肌群,以及完整的膝關節運動范圍。過度運動和創傷可能會對這些鏈接造成損壞,導致膝關節伸展裝置拉傷并導致膝關節前疼痛。
最常見的有:長期負重爬山、爬樓梯、籃球、足球、羽毛球、過度跑跳等;頻繁的膝蓋彎曲運動可能會對“膝蓋伸展裝置”造成拉傷。
3.膝外側疼痛綜合征
多發生于跑步者,又稱髂脛束摩擦綜合癥,俗稱“跑步膝”。髂脛束是一個肌腱復合體,起自髂棘的前外側,沿大腿外側延伸,穿過髖關節和膝關節,終止于髂脛束前側面和側面的骨隆起處。脛骨 - Gerdy 結。節日。當膝蓋反復彎曲和伸直時,髂脛束、股骨外髁和格迪結節之間會反復摩擦,產生疼痛和不適。
癥狀特征:
(1)膝關節、大腿外側疼痛,局部施壓時疼痛明顯。
(2)開始是跑步后疼痛,后來發展為跑步時疼痛難忍。
(3)許多人跑步時把腿伸直,因為膝蓋太痛而無法彎曲。
(4)正常行走時無疼痛,但跑步時疼痛復發。
如何遠離跑步膝,點擊文章學習→
4.鵝足炎
“鵝腳”是指起源于骨盆、坐骨和恥骨的三塊肌肉:縫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其止點位于脛骨上端內側,因其形狀如鵝足而得名。由于這三根肌腱在跑步過程中在脛骨內側附著點處反復被拉伸或磨損,因此會發生肌腱炎和滑囊炎。
鵝腳炎的主要癥狀是:膝蓋前下方出現針刺樣疼痛、腫脹。
5、上脛骨內側疼痛
又稱脛骨內側骨髓水腫綜合征,主要是由于活動時長期用力不當或應力集中異常,導致脛骨上端內側骨髓微損傷,出現充血、水腫、疼痛和其他炎癥反應。
如何預防和避免這些問題呢?
無論選擇哪種鍛煉方式,都必須遵循無痛原則。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運動導致的膝蓋疼痛,適度鍛煉:
1、無痛為王原則。運動時最重要的是傾聽身體的聲音,不要忽視疼痛等信號。如果引發疼痛或明顯不適,應及時停止并及時恢復。
2、訓練強度由易到難、時間由短到長逐漸增加。運動量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情緒來襲時不要運動得太劇烈。
運動后,身體無不良反應,感覺稍有疲勞,恢復較快,心情和食欲良好,睡眠質量較高,醒來后感覺精力充沛,說明運動強度和量合適。
3、運動前后熱身和拉伸。做熱身運動可以使身體熱身、伸展四肢,從而有效預防運動損傷。運動后伸展運動可以緩解肌肉緊張,減少損傷,有助于消除身體疲勞。
4、掌握正確的運動姿勢是科學鍛煉的重要前提。正確的姿勢更不容易造成傷害,更能體現鍛煉的效果。
5、必要時及時就醫。如果運動引起劇烈疼痛,經自我調節和治療無明顯改善運動導致的膝蓋疼痛,則需要到醫院專科門診進一步診治。不要心存僥幸,延誤診斷和治療。
更靠譜、更實用的科普,盡在科普音頻。您可以點擊下圖選擇收聽。聽完后請記得幫我觀看、點贊、轉發。下一期科普再見~
點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