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如果缺鐵,會對自身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早認識、早預防、早治療至關重要。
懷孕期間為什么會缺鐵?
懷孕期間鐵需求量增加是孕婦缺鐵的主要原因。懷孕期間,血容量應補充650-750毫克鐵。胎兒生長發育需要鐵250-350毫克,因此孕婦在懷孕期間鐵的總需求量約為1000毫克。
我們日常飲食中鐵的含量約為10-15mg,而人體的吸收利用率僅為10%孕婦貧血對胎兒的影響,即1-1.5mg。孕婦每天至少需要4毫克鐵。因此,僅從食物中獲取鐵遠遠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
如果不進行鐵劑治療,體內儲存的鐵會先被耗盡,導致鐵蛋白減少,然后血清鐵水平下降,最后血紅蛋白濃度下降,導致缺鐵性貧血。
缺鐵對孕婦和胎兒有哪些影響?
缺鐵會導致貧血,影響孕婦的供氧,導致全身多個器官的功能受挫,無法正常工作,從而增加妊娠期高血壓、胎膜早破、產褥感染、和產后抑郁癥。
嚴重缺鐵性貧血的孕婦,胎盤內氧氣和營養不足,導致胎兒腦細胞再生不足,大腦發育遲緩。這會影響寶寶出生后的智力發育,成年后更容易患高血壓、糖尿病。
更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胎兒缺氧、羊水減少、死胎、死胎、早產、嬰兒出生體重過低等。
缺鐵有哪些癥狀?
一般來說,缺鐵不會引起明顯的不適。如果缺鐵進一步發展為貧血孕婦貧血對胎兒的影響,身體多個器官的不適就會逐漸出現。疲勞是一種常見癥狀。嚴重貧血可能包括面色蒼白、疲勞、心悸、頭暈、呼吸困難和煩躁。
如何檢查自己是否缺鐵?
為了確定是否缺鐵或缺鐵性貧血,血常規檢查和鐵蛋白檢查可以明確診斷。一般來說,整個懷孕期間需要進行四次檢查,即12-14周、24-28周、32-34周和37-38周。
如果發現缺鐵或缺鐵性貧血,應盡快補充鐵劑,并通過飲食進行補充。
如何補鐵?膳食補充劑還是藥物補充劑?
理想的是在合理飲食的基礎上補充適量的鐵。
食補。吃富含鐵的食物。飲食中的鐵有兩種形式: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
01
血紅素鐵來自動物食品。這些食物含鐵量高,吸收效果好。它們是鐵補充劑的良好來源。如動物肉、內臟和血液。非血紅素鐵來自植物性食物,包括黑木耳、黑芝麻、海藻、豆類(豆腐皮、豆腐干)、綠葉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