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Note系列是Redmi最大的善意
官方數據顯示,紅米Note系列全球累計銷量達1.4億臺,成為名副其實的現象級暢銷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全球Omdia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中,紅米Note 8位列第三,Note 8 Pro位列第四,Note全系銷量8位居世界第二。 成為最暢銷的國產手機系列。
此前的紅米Note 7系列銷量4個月突破1000萬,而紅米Note 8系列銷量僅用3個月就達到1000萬,進而突破4000萬大關。
悄悄地,Redmi的出貨主力已經從超高端和入門級的Redmi數字系列逐漸轉移到中端Note系列。
是什么讓RedmiNote系列獲得了全球1.4億用戶的真金白銀投票? 自然離不開產品本身。 “產品不應該以價格來衡量,用戶需求不應該區別對待。每個人都有享受技術進步的權利?!?/p>
植根于RedmiNote系列的1000-2000元價位機型中,大多是高端產品的簡化版,即采用加法的方式追求低成本。 RedmiNote系列一直反其道而行之:
獨立之初,Redmi Note7將高端旗艦產品專屬的48像素主攝下調至999元的入門機; 接手的Note8 Pro全球首發,搭載64兆超清主攝。 Redmi習慣排千元機一馬當先,在行業里,同價才是最佳搭配,同價比性價比,遠超用戶預期。
現在紅米Note 9系列來了,三款機型都“超預期”。 尤其是紅米Note 9 Pro,將此前旗艦機型獨有的百兆主攝做到了極致的下放。 中端機型的標簽“掃碼器”,正是重構高端、重構認知的意思。
同時,Redmi Note 9 Pro也完成了高通750G新一代5G平臺的國外首發,結合33WPD快充、120Hz高刷新屏、立體雙升降、NFC、紅外、線性馬達,紅米祖傳大電池。 缺席,在1599元的基礎上非常誘人。
以下是我們對RedmiNote9Pro的評測,RedmiNote94G和RedmiNote9的詳細體驗會在后續為大家呈現,敬請期待。
2.外觀賞析:Redmi,Redmi首款中置打孔手機
外包裝的設計估計是花了不少心思,兇悍的Redmi吉祥物kino成為了主角。
Redmi Note9 Pro采用6.67英寸液晶屏,幀率2400×1080,支持120Hz高刷新率,典型對比度1500:1,支持陽光屏3.0,1nit發光屏,康寧覆蓋大猩猩玻璃5.整體尺寸在預期之內也是同價位同檔位機型的主流水平。
下邊框有二合一音頻開孔
去年看慣了各種側邊打孔設計,水滴屏回歸。 這三人已經很難帶來視覺上的新鮮感。 Redmi Note 9 Pro在手臂非顯示區域的形狀上做了一些改動,采用了直徑為3.8mm的中央打孔,相比上一代有一些創新。
手臂細節
紅米Note9 Pro的邊框不算寬,但是因為液晶屏封裝工藝的緣故,黑邊區域相對寬一些。 這是大部分液晶屏手機的通病,無論是旗艦還是高端、中端、低端。
Redmi Note 9 Pro提供湖光秋色、碧海星空、寂靜星空三種配色。 我們拿到手的是湖光秋色,是目前比較少見的漸變色。
側邊電容指紋解鎖
整個機身沒有天線外露,初步判斷機身中框的材質為非金屬,極有可能是塑料。
在重量和厚度上,紅米Note 9 Pro不算纖薄,9mm的長度,215克的重量,拿在手里還是比較厚實的。 好在機身腹部有曲面過渡,配重也比較均勻,所以真機拿在手上也不會太吃力。
四攝模組突出于長方形的單反邊框,上下兩邊被截斷,導致這些清新的ID設計,方中帶圓,指紋識別區域部分高于后蓋上一代集成到單反模塊中。 做法同樣巧妙,具有相當的認可度。
喇叭開孔,罕見的3.5mm麥克風孔
Redmi Note9 Pro依然支持存儲擴展
33W快充充電器
3、影像體驗:體驗1億像素的極致去中心化
由于價格和定位的限制,Redmi Note系列的影像系統依然算不上頂級,但卻是最快嘗鮮、引領大像素時代的特殊存在。 從紅米Note 7開始,率先推出了4800萬像素的三星GM1。 Redmi Note 8 Pro推出了64兆像素的三星GW1。
這一次,紅米Note 9 Pro再次沿用了之前的路線。 即便不是首次搭載100像素傳感器(大哥魅族10系列奪冠),也帶來了108像素的三星HM2傳感器主攝。 ,另外三顆鏡頭就是我們熟悉的老三顆——120°視角的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的定焦鏡頭和聊勝于無的200萬像素散景鏡頭。
之所以沒有配備變焦鏡頭,是因為所謂的3X以內的光學防抖可以被100萬像素的主攝像頭裁剪,這可能比質量差的變焦鏡頭要好得多(你可以想象成本是限),以及3X及以上所謂的光學防抖需要使用潛望式結構來實現。 后者不實用,前者性價比高,即使這兩種方案都不適合RedmiNote9Pro。
——關于三星HM2:1億像素次旗艦級新成員
“底層燒死人”是手機CMOS傳感器不變的真理。 傳感器越大,進入的光就越多,就越不容易被環境光的色溫禁錮。
因此,從率先推出RedmiNote系列的三星GM1開始,sensing進入了大底普及時代,而后RedmiNote8Pro推出的三星GW1進一步實現了1/1.72英寸大底。
隨后業內索尼IMX686升級至1/1.7英寸,IMX689定制主攝達到1/1.4英寸,三星HMX和HM1踏足1/1.33英寸,頂級旗艦三星GN1和索尼IMX700實現分別為 1/1.31 英寸和 1/1/2 英寸。 1.28 英寸目標。
今天,紅米Note 9 Pro完成了三星第三代百兆傳感器ISOCELLHM2的首發。 與前兩代HMX和HM1相比,三星HM2同樣擁有1.08億像素,但單位像素面積從0.8μm縮小到0.7μm,傳感器尺寸從1/1.33英寸縮小到1/1.52英寸英寸,但仍列外底。
這種設計使得HM2的表面積比HM1和HMX小了15%,長度也比HM1和HMX薄了10%,在機身中占用的空間也小得多。 而ISOCELLHM2延續了超級四核測光和9像素合一技術,等效單位像素面積可達2.1μm,1200萬像素模式適合暗光下的攝影創作。
- 白天拍攝
主攝長焦
主攝長焦
自動關閉 HDR
開啟 HDR
無論是之前的三星HMX、HM1還是三星GN1,HDR能力被越來越多的指出,RedmiNote9Pro搭載的三星HM2也是如此。
與之前GN1的技術原理類似,HM2的四組像素在不同的曝光時間拍照:兩像素中曝光,一像素長曝光,一像素長曝光。 一陣短暫的光亮。 這使傳感器能夠更精確地捕捉前方場景的光線。
結合這三個曝光等級的信息,Redmi Note 9 Pro搭載的三星HM2可以在單張照片??中生成高效的HDR圖像,用戶可以立即預覽。
0.6倍
1x
2倍
3倍
可以看到,在比較晴朗的日子里,Redmi Note9 Pro的0.6x和1x成像測光和色調調整趨勢出現了意想不到的一致性,相當難得。
由于該機沒有單反鏡頭,所以1x以上的對焦成像主要是通過切開主攝來實現的。 基于工程機的測試固件,景深、色彩調節與主攝直接輸出存在明顯差異,音質有所打折扣。 傷害相當小。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RedmiNote9Pro默認輸出的圖片不是1億像素,而是1200萬像素。 我們需要在單反界面自動開啟一億像素模式。 此時圖片碼率為12000×9000,對著室外拍了一張照片,大小約20MB。 (上傳圖片已壓縮)
前一組是1億像素直出照片和某型號1200萬像素直出照片放大裁剪成相同大小,對比差異明顯,1億像素下遠處銘牌上的字體是放大后依然可見。而且高像素模式也有利于后期創作,無論是自己裁剪還是用AI修圖,都會更加方便。
按照驍龍官方的說法,高通750G最高支持1.92億像素拍攝,理論上直接拖三星HM2的1.08億像素是沒問題的。 為了驗證是否存在“小馬拉小車”,我們也做了一些測試。 按下快門后,我們走進相冊查看,發現沒有原地等待,整個過程體驗相當流暢。
- 在低光下拍攝
常規模式
橫向模式
長期接觸
極暗光常規模式
極低光風景模式
在弱光條件下,ISOCELLHM2將9個0.7μm的小像素合并為1個2.1μm的大像素,吸收更多光線,在窄光條件下也能拍出清晰明亮的12MP照片。 同時,手動選擇高ISO,在黑暗環境中獲得更明亮清晰的圖像,沒有過多的噪點。
超廣角常規模式
超廣角視角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場景模式算法可以覆蓋超廣角端,節省夜間進光量有限的超廣角鏡頭。
——室內場景
0.6倍
1x
2倍
3倍
5倍
10倍
4.性能測試:實戰測試高通750G+UFS2.2雙首發國外
紅米Note 9 Pro也完成了高通750G的海外首發。
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高通750G的整體定位低于高通768G和驍龍765/765G,但采用了全新的設計和全新的IP,性能和功能都不弱。 高通7系列。
在安兔兔的評測體系中,該機的性能與其他高通845手機不相上下(評測機因保密原因未聯網)
高通750G采用8nm工藝制造,CPU為八核設計,包括兩顆A77改版的Kryo570,顯存2.2GHz,六顆A551.8GHz。 考慮到A77的同頻性能相比A76可以提升約25%,理論上高通750GCPU的性能基本可以媲美高通768G——后者集成了兩個頻率分別為2.8GHz和2.6GHz的A76核心.
RedmiNote9ProGeekbench5.0跑分
在Geekbench測試中,紅米Note 9 Pro搭載的高通750G CPU的單核成績可以達到658紅米note評測,多核成績可以達到1977。
快科技Geekbench5.0單核跑分排名
快科技Geekbench5.0多核跑分排名
在Geekbench5.0的實測系統中,高通750G的CPU單核能力介于三星Exynos980和高通天璣820之間,CPU多核能力介于三星Exynos9810和三星Exynos980之間。 無論是核心還是多核,都全面超越了高通765G。
高通750GGPU集成了Adreno619,在性能上可以說比高通730GAdreno618提升了10%左右紅米note評測,但是明顯弱于高通768G/765G Adreno620,因為我們寫文章的時候評測機還沒有開放GFXbench。 可以測試。
5G基帶集成高通X52,支持6GHz以下頻段(4×4100MHz擴頻聚合),毫米波頻段(2×2400MHz擴頻聚合),支持NSA/SA組網方式,TDD/FDD制式,DSS動態頻譜共享,全球漫游,全球多卡,同時支持4GLTE Cat.24/22。
5G 速度測試與 4G 速度測試
高通750G還集成了Hexagon694DSP和第五代AIEngine,算力達到4TOPS(每秒4萬億次運算),比高通730G提升20%。 其他方面也支持雙Spectra355LISP、Wi-Fi6、藍牙5.1、NFC、GPS/北斗/Glonass/Galileo/QZSS/NavIC/SBAS導航、12GB LPDDR4X-2133內存、120Hz刷新率、QC4+快充(平臺大小Cap不代表手機計劃)。
RedmiNote9全系標配UFS2.2(左圖)
值得一提的是,RedmiNote9全系標配UFS2.2,這也是首發,讓只聞不見蹤影的UFS2.2終于登上了量產機型的頭上。
UFS2.2帶來的最大變化是引入了WriteBooster寫入加速,進一步提升傳輸速率。 某種程度上可以簡單理解為UFS2.2等于UFS2.1+WriteBooster。 事實上,在UFS3.0向UFS3.1過渡的時代,一些手機廠商已經為搭載UFS3.0閃存的設備加入了寫入加速,使其速度接近UFS3.1的水平。 UFS2.2也是如此。
5、充電續航:大電池持續發力,33WPD快充來襲
高通750G的8nm制程工藝與同檔位眾多處理器的7nm制程工藝在幀率上有一定的差異。 其實就是為了彌補幀率的差異。 大的。
——視頻續航
筆者使用嗶哩嗶哩客戶端播放在線彈幕視頻,音量20%,光照70%。 根據檢測到的電壓信息,可以預估RedmiNote9Pro在測試條件下的在線視頻續航可以達到10小時以上。
- 收費
在測試中,我們從12%的電量開始充電,30分鐘充到74%,40分鐘充到90%,50分鐘充到98%。 基于4820mAh容量的龐大基數,充電速度已經相當快了。
6.總結:紅米Note9Pro有些“超一流”
基于以往紅米產品的表現,Note系列一直在抓三點——堅固耐用、流暢不卡頓、超長續航。 因此,在RedmiNote9系列中,RedmiNote94G和RedmiNote9更符合我們對RedmiNote的傳統認知。
RedmiNote9Pro更像是一個“超一流”的存在,它試圖在以上三點已經完全確立的基礎上探索一些新的東西。
最值得一提的是,通過1億像素的極致下放,紅米Note 9 Pro在影像表現上實現了跨越式提升。 在三星第三代百兆傳感器HM2的加持下,1/1.52英寸的大底比目前主流旗艦單反48MP的1/2英寸和64MP的1/1.7英寸還要大。
只能從實際測量中看出。 在RedmiNote9Pro的算法優化下,HM2依然延續了HMX的超高分辨率。 多次變焦后拍出的照片細節依然清晰,便于后期裁剪。
值得一提的是,在體驗中我們發現,基于高通750G等非旗艦平臺,Redmi Note 9 Pro已經能夠實現108MP超清照片秒級輸出。 CC9Pro、小米10系列和百兆CMOS的磨合體驗,對紅米的幫助很大。
說到高通750G,我們簡單說說根據測試結果的一些推論:高通750G的整體定位低于高通768G和驍龍765/765G,實測顯示,由于引入了A77CPU的大核心,其CPU性能遠超高通768G,遠超高通765G(根據Geekbench5.0評測系統,單核超過7.5%左右,多核-核心超過約9.2%)
這是在GPU方面。 高通750G集成了Adreno619,明顯弱于高通768G/765G使用的Adreno620。 性能方面,高通750G平臺結合UFS2.2讓紅米Note 9 Pro成為不折不扣的次旗艦。
據悉,33WPD快充、120Hz高刷新屏、立體雙升降、NFC、紅外、線性馬達、Redmi祖傳大電池等參數,都是晚會關心的亮點。
綜合來看,Redmi Note9 Pro在同檔位中提供了一款值得信賴的影像香氛機,而且以1599元的價格來看,從外觀ID到紙質參數都非常具有性價比,相當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