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秋寒漸濃,進入十月后,不少人深刻體會到天氣越來越冷。有些人抵抗力較弱,受寒冷的影響,已經出現了一些感冒癥狀。因此,秋寒的影響不容忽視。
中醫有一句順口溜:“三寒二淋七分飽”。“晚春寒”、“五月寒”、“秋寒”為“三寒”。在“三寒”季節,要注意增減衣物,以防著涼;中午準時入睡);70%飽就是吃70%或80%飽,吃多了不利于消化吸收。現在正值“寒秋”,別忘了添衣防寒。
秋天是養生的好季節,但是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秋燥,燥傷人,很多人如果不及時補水就容易口干舌燥,燥易消耗津液傷肺,引起咳嗽或一些更嚴重的癥狀等。
那么在秋季,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做好養生工作呢?對此,《黃帝內經》提到,秋三月養生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1.休息和睡覺
“早睡早起,與雞同樂,讓心靈安寧”雖然人人都明白保持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年輕人徘徊在熬夜的狂歡中,垂在眼底的黑眼圈比黑夜還濃。不過,到了秋天,你應該能體會到,熬夜帶來的頭暈目眩的感覺比以前多了。
秋天是睡眠的最佳季節。中醫在秋季可適當調整睡眠時間,晚上早點睡覺,最好在午夜前(晚上11:00至凌晨1:00,陰氣盛行,陽氣微弱之時)。早上不要賴床,中午可以適當安排半個小時的午睡(中午11:00到下午1:00,陽氣最盛,陰氣虛弱的時候)。充足的睡眠能給人帶來安心的感覺。秋天,天高氣爽,地氣清澈。人們早睡早起,以減少秋季寒氣對人體的影響。
2.安心,安心
秋季受自然天氣影響,空氣干燥,人會變得“煩躁”。也有人陷入“悲秋”的心情。秋風過,萬物凋零,很容易讓人感到悲傷,但實際上這些情緒很容易傷及精神。因此,秋季養氣應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態??梢猿鋈ュ憻捯幌拢⑸⒉?,聊聊天等等,減少一下心里的一些悶悶不樂。
同時,注意多喝白開水,以潤肺潤腸,或適量飲用一些降火的養生茶,如金銀花茶、杏仁茶等。補氣養血,驅寒保暖,溫補身心。
3、溫和運動清肺
秋季運動要輕柔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可以適當做一些擴胸運動,疏通肺經,放松肺部周圍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促進肺部氣體的交換。平時可以多做深呼吸,這樣既可以放松情緒,又可以養肺。
古人常把九月視為最適合登山的季節。秋季適當運動,可以舒展筋骨,提高體質。而且,隨著天氣轉涼,適當舒緩的運動也不會導致大量出汗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元氣大傷。慢跑、做操、打太極拳、散步、爬山、打乒乓球、打羽毛球都是非常適合秋季運動的。
《黃帝內經》中的養生之道不難理解。順應四時節氣,調整作息,是養生最基本的事情。秋季養生之道,以養肺為主。以上三種方法是秋季最應該注意的方面。對于其他節氣,《黃帝內經》也提到了相應的春、夏、冬養生法。
中醫提倡遵循自然規律和四時節氣,從起居、飲食、運動等方面調理身體,使身體處于舒適狀態。養生之道在于“養”,如何養生,一些你不懂的常識,還是要看看書,或者請教中醫,都是很好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一部極具研究價值的著作,它不僅奠定了中醫理論基礎,也影響了西醫的發展。閱讀《黃帝內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增加養生常識。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感到不舒服,我們就不會不知所措?;蛟S我們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找到合適的。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
《黃帝內經》屬于我國“古籍三部之一”。它不僅在我國廣受歡迎,在韓國也被譽為“醫學圣經”。
《黃帝內經》對人體的奧妙剖析到了極致,每個季節、每個時刻都詳盡地闡述了養生和防病治病的法則。
因此,強烈推薦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
然而,要完全讀懂《黃帝內經》卻并非易事。古人言簡意賅,其中蘊藏著大道理。古往今來,《黃帝內經》是必修課,始終影響著無數醫學家和養生達人。.
這套白話文翻譯的《黃帝內經》或許適合你。本書采用彩圖并全注全譯。它打破了《黃帝內經》,將其與現代中醫相結合,更科學地呈現。,原本晦澀難懂的古漢語,經過分析變得通俗易懂,讓你一目了然,一學就會。
《黃帝內經》把醫學作為一個整體來論述,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的“整體醫學模式”,首次提出健康靠“養”而不是“治”的觀點, “預防疾病”的概念也源于此。
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是寶。合理運用人體奧秘,可以強身健體,祛病祛病,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