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生創造心臟微創手術新紀錄 患者用人工心臟活得更好
2023年5月14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心外科醫生在一天之內,為4位患有終末期心衰的病人植入了人工心臟,讓他們重獲新生。這是國內首次在單日單中心完成4臺人工心臟植入手術的壯舉。其中,有一臺手術更具創新性。
這臺手術是在女性病人的心臟不停跳的情況下,采用微創方式植入了人工心臟。這是全國首例將微創和不停跳相結合的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可以大大減少手術對病人身體的損傷,讓病人在手術后能更快康復。當然,這也增加了手術的難度。
醫院心外科主任介紹,人工心臟是一種使用機械或生物機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自然心臟給人體供血的輔助系統。它能夠幫助患者恢復心臟功能或者過渡到心臟移植階段,甚至作為永久性治療;是延續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和改善其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與有效手段人工心臟基本上是由血泵、驅動裝置、監控系統、能源四個部分構成目前,我國已經有三款人工心臟上市并已開展200余例手術
患者植入人工心臟前,常常會出現胸悶氣短,活動耐力很差;手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將大幅度提升,除了不能游泳、泡溫泉等活動外,甚至可以進行打籃球、爬山等運動
植入人工心臟相當于對左心功能進行輔助,讓左心的負荷變小,將血液擠壓到右心,相應的,右心承載的壓力就會大一些,所以手術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術后調整左心和右心的壓力平衡至關重要,只有做好規范化,個體化的全程管理,才能保證患者術后的正常恢復。
在現代醫學中,人工心臟植入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并得到廣泛應用。對于那些患有終末期心衰的人來說,植入人工心臟已經成為保住生命的唯一希望。這些患者手術前都是重度心衰,但其他器官功能尚可,能夠承受開胸手術的風險,這也是判斷患者是否適合植入人工心的條件之一。
據了解,在我國范圍內,每年大約能完成50-100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由于后續維護難度大,全國擁有該手術資質的醫院數量有限。網友們紛紛評論:“致敬生命,致敬科學”、“致敬偉大的醫護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