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關于吃蝦這件事,常有人說“蝦是‘發物’不能隨便吃”,這是真的嗎?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感冒的時候、身上有傷口的時候都不能吃蝦蟹,它們是“發物”,吃了病情會更難痊愈,甚至還有加重的可能。其實在現代醫學里,并沒有“發物”這個概念,有的人吃了蝦蟹不舒服,原因很可能是過敏,或是食材不干凈、不新鮮。
如果對蝦不過敏,并且食材新鮮衛生,那生病后適當吃些高蛋白、低脂肪的蝦,其實對傷口愈合、病情恢復、免疫力提升等都是有幫助作用的。
每百克蝦皮鈣含量能達到991毫克,比牛奶高出許多(104毫克/百克),若是單從“量”來看,的確是一種極佳的補鈣食物。但是,普通的蝦皮難咀嚼、難消化,吃下去后里面的鈣質很難被人體分吸收,食用過多還可能引起腸胃不適。至于那些曬干的小蝦皮,雖然吃起來方便,但鈉含量高得驚人!所以也不是補鈣的好選擇。
另外,蝦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還富含鈣、鉀、磷等礦物質,EPA、DHA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相當不錯,碘含量在水產品中屬于較低水平,是一種營養價值高、適合全家食用的食材。
想要品嘗到蝦肉的鮮美滋味,需要注意三種蝦不要買:
1、不要買“紅頭蝦”;
2、不要買“掉頭蝦”;
3、不要買“軟軟的蝦”。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