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眾所周知電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電的作用很多,如燈光照明、動力工具、動力交通、取暖制熱、科技科研、網絡傳媒、通訊社交、軍事航天、農業發展等等。那么,大家了解電是什么物質形態?電屬于一種什么形態?什么是電流?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是什么物質形態
電是一種能量。和熱能、光能一樣,可以測量到、感覺到,是物質的另一種形式,但是沒有形狀和體積。
電只是個一般術語,是靜止或移動的電荷所產生的物理現象。電也是一種自然現象,指電荷運動所帶來的現象。自然界的閃電就是電的一種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產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子運動現象有兩種,缺少電子的原子被稱為帶正電荷,有多余電子的原子說為帶負電荷。在科學領域中,電被賦予了不同的術語來區分各種各樣不同的概念。
質量是物質的屬性,不是物理現象的屬性。根據質能方程,一定的質量對應一定的能量,二者的定量關系由比例系數「光速的平方」聯系起來。于是,在狹義相對論的框架下,質量和能量不過是同一個物理量的兩種表示。任何體系內能量的變化都會引起質量的變化。很顯然,滿電的手機比沒電的手機具有更多的能量,所以滿電的手機比沒電的手機要重。
什么是電流?
中學教材上的標準說法,是電子運動論。但是,很遺憾,這個東西,是在用經典力學的原理來解釋量子力學的范疇,是存在矛盾的。所以中學電學給大家的感覺,似乎是一種知識大概的堆砌,有基本的條理,但是知識點彼此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而不是象力學體系那樣條理清晰邏輯完整的系統化理論,深入理解存在障礙,于是就硬背吧。
從經典力學的角度,采用“電子運動說”來解釋電流現象,表面上說得通,但是實際上深入下去,就存在矛盾。為什么用經典力學來解釋微觀電子和更微觀的電流現象會行不通?舉個例子——多年以前,電燈剛剛在城市普及的時候,進城的老農民,用個煙袋鍋子湊在電燈上點煙,半天都不著啊。這就是用舊觀念來對待新事物的思想。自由電子的運動速度為大約10^-5m/s的級別,比我們寫字的速度都小,是如何達到光速的?是輸入了無窮大的能量嗎?可是居然拿個小電池都可以做到“讓電子在各種材質與密度的導線里面瞬間加速到光速”。
1、電流,不過是電荷這種性質在物質微粒之間的傳遞,而這種性質的傳遞,一般不需要物質微粒實際的位移。
2、電荷是什么呢?電荷什么都不是,只是附屬于物體的一種反映物質在電性上“平衡與否”的性質,或者說是一種體現正或負暫時不平衡的“二進制”信息。它的“移動”,可以隨著體現它的粒子一起運動,也可以在物質微粒之間互相“感染”而傳遞。這種傳遞,就叫電流。一切電的問題,都可以從這個根本規律出發。電荷是物質或者物質微粒的正負電性不等的外在體現,它是一種性質。正如:一個人很高興,那么“高興”是他攜帶的一種情緒、一種性質,我們不能說,這個人就是“高興”,只能說他攜帶著“正能量”哈哈,怎么大叔扯到這里來了啊??傊?,電荷也是如此,電荷是物質微粒攜帶的一種性質。由于電荷只是一種物質屬性,所以,只要在導體內,就可以不受限制地根據“同性排斥異性相吸引”原理進行分布。
3、脫離了實際的物質載體,電荷就不存在了。正如古人所說“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所以,說“電荷的運動”其實也是不嚴謹的,只是大家習慣這么說而已。。剛才說過,電荷的運動,有一種是由于攜帶電荷的物質微粒運動而體現的運動,這種運動的速度不等,也勉強可以“等效”為電流;另外一種,就是電荷這種性質,在物質微粒之間以光速實現“接力傳遞”,這就是通常說的電流,這種情況下,物質微粒都不用牛頓運動,只需要把這種“極性”體現一下,就以光速感應到周圍鄰近的微粒了,以此接力下去,宏觀上就體現為電荷這種性質的光速運動,也就是電流。
電流的本質
電流,本質上是一種導體內物質微粒的極性感應(電感應),而電磁波傳遞,本質上是不需要媒介的電磁感應,兩者都是極性感應的傳遞。無線電波也是電磁場自身以光速接力傳遞的一種場,所以它的速度,也是光速,而同樣光速的,還有引力場等的傳遞速度,當然,光,也是一種電磁波。說光速,其實應該說是電速、場速。。。似乎也都可以啊,只是大家把這個名字給了"光"而已。所以說,我們這個三維世界,是一個電磁場的世界,一切物質都是電磁場的宏觀體現。這個世界里,各種微粒組成的宏觀物體,可以有自己“集群性”的牛頓運動速度,但是這個世界的最高速度,就是電磁場自己傳播的速度現在叫“光速”。
從量子力學的角度,可以用電子云的觀點來解釋原子級別的靜電感應及擴展,如氫原子,電子在球殼電子云中,受到外部電場的影響(同性排斥、異性吸引),瞬間體現在概率分布上的極性體現,而這種極性體現,又可以傳遞給相鄰的其他原子,導致其電子云分布表現出極性的連續性傳遞(類似的大家注意過齒輪組互相之間的傳動嗎,而物質微粒間的極性場的傳遞是類似的,只是速度就是光速而已),這就是電荷的遷移,或者說叫電流。用經典力學的理念,無法解釋這一量子力學的對象電流的形成。所以它不是電子在運動,而是微觀粒子極性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