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重陽節插艾草嗎?會有什么講究呢?重陽節從一開始就要辟邪避寒的說法,因此會有很多的習俗與此相關,比如傳說中登高可避毒氣,延長壽命,而佩戴菊花也有驅邪的說法,這都是因為重陽之日為九月初九,九為陽,重九則為極陽是不好之兆,因此衍生出這么多辟邪習俗。
泰州重陽節插艾草嗎
其實在重陽節更多的是插茱萸,端午時節才是插艾草。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
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插茱萸會有什么講究呢
插吳不插食
人們在重陽節之時,要把茱萸插在做好的布袋里,系與胳膊上,或者插在頭上,也可以插在大門上。但是茱萸有三種,分別為:吳茱萸、食茱萸和山茱萸。重陽節所用的茱萸指的是吳茱萸。
《本草綱目》中說:茱萸,辛熱能散能溫,苦熱能燥能堅,取其散寒溫中,燥濕解郁之功。重陽節正是寒氣初生之時,其主要的氣候特點就是寒和燥,而茱萸正好可以抵抗這兩種氣候特征。所以《秋歌》中說: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插早不插晚
每當重陽節到來之時,人們不僅會身插茱萸,而且還會在門上插茱萸,就像端午插艾草一樣。所以插茱萸要盡量早一些,可以在重陽節之前,但不能過了重陽節之后,宜早不宜晚。而且采摘茱萸的時候,也要在早上,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盡量讓茱萸保持更多的水份。
所以在門上插茱萸的時候,要讓根部朝上,這樣就可以讓里面的水份揮發慢一些,可以讓茱萸的氣味保持時間長一些。
插單不插雙
因為人們在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就是為了抵抗寒氣的,寒氣就是冬季的陰氣。古人講究單數為陽,雙數為陰。
抵抗陰氣,自然就要用陽數,也就是單數,意思就是在門上插茱萸的時候,數量為一根、三根、五根等,不用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