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七夕節習俗活動有什么?甘肅七夕美食有哪些?七夕節給年輕人的印象都是中式情人節,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從小聽到大,似乎七夕也成了他們的節日,但其實七夕最開始的寓意是女孩子們拜織女求手藝的日子,而現在很多地方也還保留著乞巧習俗,那么像天水七夕是怎么過的?
天水七夕節習俗活動有什么
唱巧
甘肅地區會在七夕期間舉行乞巧節,而在七天八夜的乞巧過程中,最基本的活動就是唱巧。唱巧,即姑娘們從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盡情地載歌載舞,以此表達夙愿、抒發情感、展示才藝。
乞巧歌主要是以娛神為目的。歌詞有傳統和新編之分;曲調有正歌和副歌之別。演唱上除節前排練外,僅限于乞巧節這段日子,其余時間誰也不再演唱。
乞巧節是姑娘們的節日,乞巧歌是姑娘們唱的歌。就民歌的形式來說,它不是山野之曲,而是里巷之曲,是一代代姑娘們集體不斷創作的結晶。
照瓣卜巧
在乞巧的過程中,除舉行個人針線卜巧外,還要在七月初七晚,舉行集體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圖案問自己的巧拙、禍福,俗稱照花瓣。
照瓣卜巧舉行后,意味著乞巧活動即將結束。此時,姑娘們懷著惜別的心情,抓緊送巧前僅剩的一段時間盡情唱巧。
直至把所有乞巧歌曲反復唱到盡興為止。深夜12時左右,乞巧組織者宣布送巧儀式開始,姑娘們分站神桌兩旁,齊唱《送巧歌》。至此,西和地區一年一度的傳統乞巧活動落下帷幕。
甘肅七夕美食有哪些
巧果
第一種食物是巧果,它是一種用油面糖蜜做成的甜點。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經人們研究發現,早在宋朝的時候,街上已經有七夕節的巧果出售。而且在《東京夢華錄》這本書當中也有關于七夕節吃巧果的記載。
巧果是把白糖加熱其融化,再加入面粉和芝麻,攪拌均勻之后攤在案板上搟薄,用刀切成長方塊炸制的一種食物。吃起來口感酥脆香甜,就像那甜甜的愛情一樣,很是應景呢。
面條
另外一種七夕節的傳統食物則要樸素的多:面條。不要驚訝,七夕節當天也是有吃面的習俗的。而且面條所象征的寓意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說抻面抻的好,就象征著巧。而且。面條挑得越高,人就越長壽,所以七夕節吃面條,有祝福婆婆公公健康長壽的含義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