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節日習俗:過年、趕年、過月半。
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將祖先祭祀日稱為“過年”。 但時間,因姓氏、宗支、地域而異。過族年,要在祠堂里舉行祭祖儀式,先祭土王,再祭本族祖先。祠堂里,整日鞭炮不斷,鐵銃轟鳴,號角聲聲。祭祀畢,游鄉串寨,走親訪友,對歌宴客,長達三、五日之久。
土家族的春節,比漢族提前一、兩天,甚至提前六、七天,稱為“趕年”。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卜等,合煮一鍋?!澳觑垺弊龊茫燃漓胱嫦?。懷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護佑。團年時,先給果樹和犁鏵、雞舍等喂飯,給碓、鋤等貼“壓歲錢”,以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瓜果豐碩、財源興隆。
土家人重視過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過月半的主要活動是祭祖,以紙錢封包,寫已故親長名字,焚于戶外,并楊聲呼名哀悼。建國后此類迷信活動逐漸消失,但農村群眾依然重視過月半,已相沿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