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是審美的休閑游,卻頻現不文明丑聞?!皩彸蟆笔且环N集體自省,惟有輿論形成對不文明者的壓力,改變才會來得更快一些。
國慶長假多個景區,成了不得不直面國人公德缺陷的“審丑”之旅。升旗過后的天安門廣場留下大量垃圾,游客不顧警示隨意攀爬圓明園古墻遺址,貴州苗寨景區游客打群架,寧波高速路堵車乘客下車“扛”走旁邊農田里的大冬瓜等。
這些不文明出游的新聞,在整個長假期間頻頻見諸網絡和各種媒體??雌饋碓凇堵糜畏ā肥锥葘嵤┑倪@個黃金周,不文明的現象并未明顯減少。是游客的公德水準在逐年下降嗎?當然不是。
由于自媒體發達,任何不文明的蛛絲馬跡,都可能被微博“報道”,進而在傳播過程中形成“放大”效應。我們要看到仍然丑惡的一面,但也不能漠視已然改善的另一面。比如天安門廣場的垃圾,相比往年其實已經大幅減少,證明游客的素質是在逐年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