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干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便慕名來到這里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藥。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只見海天盡頭有一片紅光浮動,便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島?!鼻厥蓟蚀笙玻謫栂蓫u叫什么名。方士一時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便以草名“蓬萊”做了回答。“蓬萊”者,“蓬草蒿萊”也。據說,蓬萊這個神山名就是這樣來的。
實際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萊”作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經傳開了。成書于戰國時代的《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日岱興,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可見,秦始皇并不享有神山“蓬萊”的發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