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思念親人的詩句
1、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____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2、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____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____吳文英《一寸金·秋感》
4、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____徐燦《菩薩蠻·秋閨》
5、鳳城歌管有新音。 —— 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6、晚酣留客舞,鳧舄共差池。 —— 杜甫《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7、自摘霜蔥宜薦俎。 —— 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描寫重陽節思念家人的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九日登巴臺》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重陽日即事》 (唐)李適
令節曉澄霽,四郊煙靄空。天清白露潔,菊散黃金叢。寡德荷天貺,順時休百工。豈懷歌鐘樂,思為君臣同。至化在亭育,相成資始終。未知康衢詠,所仰惟年豐。
《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適
炎節在重九,物華新雨余。清秋黃葉下,菊散金潭初。萬實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歡心暢遐邇,殊俗同車書。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鏘鏘間絲生,濟濟羅簪裾。此樂匪足耽,此誠期永孚。
九九重陽節是什么節日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后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為紀念逝去的人。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只是近年來,人們對老人的推重,故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