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忌諱什么 龍抬頭的禁忌有哪些
1、女子結婚后,忌在娘家過二月二。
2、婦女不得在娘家分娩。
3、女子結婚選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婦、“回頭”和寡婦。
4、從春節到二月二不得空鍋。
5、走親訪友、看望病人忌初一、十五,下午不探望病人。
6、商店忌說“關門”,晚上關門叫“靠門”。
7、造房木材忌用桑木(“?!敝C音“喪”)、槐木(“槐”諧音“壞”)。
8、為人賀喜忌穿白鞋,忌扎白腿帶或白腰帶。父母死后,一月之內不能為人賀喜。
9、漁民或船戶忌說“翻過來”,稱“滑過來”。
10、忌說“吃醋”,叫“用忌諱”。
11、春節下餃子忌說“破哩”,叫“掙哩”。
12、到茶館打水忌說“白開”,叫“白水”。
13、肩挑小販忌邁扁擔(因“邁”諧音“賣”)。
14、借用水桶送還主人時,不得擔空桶入門,應一手提空桶,一手拿扁擔,或挑擔水送去。
15、借用熬中草藥的銚子,送還時須押上點食品。有的地區不準送還,等用者來取。
16、給客人倒茶、斟酒,壺嘴不能朝向客人。
17、向陌生人問路,不得尊稱“大哥”。
18、進行交易忌說“買相應”。
19、中年人忌說41歲,百歲老人忌說“百歲”。
20、兄與娣忌詼諧,忌以別人的姐妹為笑料。
21、結婚忌遇出殯。
22、吃飯忌面向人背,忌背朝鍋臺、飯桌。
23、有舅父在世,忌正月剃頭。
24、到了二月二這天要格外小心,不能動刀動剪動針線,否則會傷到“龍目”,戳到“龍眼”。
25、早晨擔水時,禁忌水桶碰到井幫,否則會碰傷龍頭。山西、河北不少地方忌早晨擔水,俗信早晨起來擔水會把龍子擔回家,而在陜西綏德,則俗信早展擔水會觸到龍頭。不吉利。
26、這一天忌推磨,以免壓住龍頭。河北新河、山東滕縣都忌當日磨面,怕壓了龍頭。山東東明一帶在二月初一下午就要把磨房打掃干凈。把磨的上下扇支起來,禁止使用。因為當地人認為石磨是龍頭,因此龍頭節就要把龍頭抬起來。一直到現在、盡管磨面不使用石磨了,但到這一天。所有的打面機坊都要停止工作,怕“研爛了龍頭”。
27、還忌諱吃稀飯喝疙瘩湯。以免糊住龍眼,天將降冰雹。
28、二月二這天不吃面條,因為面條細長,像龍須。北京、河南等地在二月二忌諱吃面條,說是吃面條就是吃龍須,惹了龍王,當年會鬧澇災。
29、不能喝粥、吃米飯,人們認為粥是龍血,米飯是龍子。
30、不能紡花,因為“二月二紡花,胭了龍毛龍抓”。龍抓就是雷電擊人的意思。
31、有些地方忌洗衣,怕傷了龍皮。
32、忌刀切,怕砍了龍頭。
33、武城一帶忌太陽沒升起前出屋門,否則會“踢囤尖”,砸了一年豐收的希望。
二月二 剃龍頭
二月二這天理發行業是最忙的,因為有剃龍頭的說法。民間有諺語為“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好兆頭?!币驗槎露@一天龍抬頭了,龍抬頭萬物復蘇,所以人們也剃頭理發,圖個吉利,取個好寓意,有個好兆頭。
其實,二月二剃龍頭不單單是希望有個好兆頭,這與民間流傳的另一種忌諱也是有關的。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正月剪頭死舅舅”,正是因為這種說法,很多人在年前理好頭發后,整個正月都不會再理頭發,到了“二月二”才可以修理。其實正月剪頭死舅舅是種誤傳,不剪頭是“思舊”的意思,而不是“死舅舅”。
正月剃頭死舅舅據說是從明末清初開始流傳的。在清以前中國人是不可以隨便剃頭發理頭發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頭發胡須都是不可以亂動的。而到了清朝,清政府的統一發型為梳辮子,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而正月又是一年的開始,所以在一年最喜慶的日子剃掉人的頭發,即是皇權的展現,讓漢人逐漸的順從。而當時有些漢人為懷念明朝,不想就這么屈服了,頭發還得剃,但是不想在過年這段時間剃掉,因為正月的年俗是留下來的“老理”,即是對老理的繼承,又對前朝的思念,還不想屈服,以表達出人們要在正月里不剪發以表示“思舊”的情感。但是話又不能明說,頭發還不想剃,那就找個借口吧,于是就流傳出“正月不剪頭,剪頭死舅舅”的說法,即使你皇權再大也不能讓人不顧自己“舅舅”的安危吧,所以此說法越來越流行,一直流傳到今天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