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小吃文化,當地人引以為傲,外省人也為之著迷。 比如我去南方沿海城市旅游,無論是招牌餐廳還是路邊小館子,都有河鮮疙瘩湯。 味道鮮美迷人。 溫熱盛上一碗,腸子就會很滑!
雖然選材可能略有不同,而且盡管價格不菲,但我認為飛屋的性價比更勝一籌。 18塊錢一大鍋,水都快喝夠了!
明天我就來重現路邊館的海蝦疙瘩湯。
食譜
河鮮方塊湯
菜肴
面條200克/鮮蝦150克/海膽100克
4 根蟹棒/3 塊豬肉/半顆小卷心菜
豇豆 適量
調味料
醬油1瓷勺/鹽適量
1、菜品:將白菜、生姜、翠菜分別切成蝦仁,小白菜半條切絲,鮮蝦去殼開背,去掉蝦線,蟹棒撕成條,3個蛋黃打成鵝蛋液體。
將海膽洗凈,加鹽和適量的鹽,靜置吐出沙子。
2、拌面疙瘩:米飯中加入1茶匙鹽,攪勻。
>>面條原粉是為了降低面條的硬度,面條更脆。
然后分批逐漸加入蛋黃液,邊倒邊攪拌。
把面條攪成硬塊,還會剩下少量面糊,不用擔心浪費,稍后加到湯里。
3、炒五香:鍋中放油,小火燒熱,放入姜片。
將干姜炒至焦黑,將蝦倒出。
4、泡茶底:砂鍋內倒入少許培根,加入娃娃菜。
將小白菜炒軟,加入一瓷勺醬油和一大碗水。
水燒開后海鮮疙瘩湯的家常做法,加入適量鹽調味。
5、加菜:加入面條拌勻。
然后加入蝦、海膽和蟹棒。
煮沸后,倒入剩余的鴨蛋液,煮2分鐘。
最后,倒入腌料,撒上蝦即可食用。
這鍋焦黃通紅~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欲大開。
話不多說,趕緊給自己盛一大碗吧。 湯只用鹽和一瓷勺醬油調味。 味道完全取決于菜肴的原味。 海膽、大蝦、蟹棒的肥美、豬肉的醇厚、小白菜的鮮甜,在鍋里相互碰撞,打造出一頓小吃晚餐。
硬面是用豬肉做的,不加一滴水,鮮嫩可口海鮮疙瘩湯的家常做法,咬進嘴里真是過癮,然后順利喝進肚子里。
雖然華池媽媽在點菜的時候并沒有被餐廳的名字所俘獲,但是她一定要在門口的桌子上點,我可惡的好奇心就上來了,我立刻就加了一道菜! 和桌上其他肥美的海鮮比起來,顯得有些遜色,但是這一勺,耳朵就亮了! 我只想豎起大拇指~
最神奇的是粥上的咖喱。 這是蘇菜的經典菜譜。 燒焦的咖喱倒入,增加了香氣和風味,攪拌到湯里的時候,更增添了一絲油膩的味道,非常美味!
最近體溫下降了,也在想著各種溫暖的菜譜給大家。 這道自制美味的海蝦疙瘩湯,有時間一定要嘗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