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藥酒的好處
藥酒是酒和藥的混合物。 但藥物的添加具有針對性和選擇性,根據具體要求進行添加。 所以,酒中摻入的藥物不同,藥酒的功效也不同。 比如藥酒,主要是用來防病治病的。 對配方有嚴格細致的要求,專為疾病設計。 滋補藥酒,雖然對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主要是對人體起到滋補增肌的作用,促進人體健康,提神醒腦,防止疾病侵襲人。 但也有一定的要求,專門用于補虛、正偏、調陰陽。 因此每一種藥酒都有不同的功效,都有其適用范圍,難以一一描述。
藥酒用途十分廣泛。 既有滋補人體陰陽氣血不足的滋補藥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藥酒。 它們的功能也不同。 例如以補虛強壯為主的保健美容藥酒,其主要功效有補氣血、溫腎壯陽、養胃生精、強心安神、抗衰老延年益壽。 . 藥酒具有藥性,主要用于治療疾病,主要功能是祛風散寒。 止咳平喘、清熱解毒、養血活血、舒經通絡等,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功效。
藥酒的種類很多,一般選擇對身體好、對癥治療的藥酒。 藥酒的主要作用是酒入藥時,能中和或減輕藥性的苦寒,避免平時服藥的苦味,也為人們所接受。 善于飲酒的人多,人們的日常飲食常用來調配藥酒。 它不僅具有醫療作用,還具有滋補保健作用。 一石可殺兩鳥。
2.補腎藥酒六方
1、枸杞人參酒
方藥:人參100克,枸杞子1700克,冰糖2000克,生地500克,白酒適量。
功效:大補元氣,健脾益氣,生津固本,安神益智。 適用于腰膝酸軟,勞累乏力,食少乏力,心悸健忘,頭痛眩暈。
2.補腎壯陽的中藥
方藥:當歸15克,枸杞子60克,龍眼肉120克,白酒750克,白酒1700克。
制法:將藥物裝入絹袋內,掛于壇上,酒封好,入地窖貯存1個月以上,方可飲用。
功效:補虛強身,養生防病。 適用于血虛精虧,面色暗沉,經常頭暈目眩,睡眠不安,健忘,心悸等癥。 經常飲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延緩衰老。
服法:每日1-2次,每次1-2小杯。
3、補腎強腰藥酒
方藥:仙茅20g、仙人脾20g、陽起石20g、蜂房10g、肉蓯蓉30g、杜仲15g、牛膝20g、蜈蚣4條、續斷30g、鎖陽20g、黃狗腎1個、黃精20g、山茱萸20g、枸杞子15g、白芍30克,甘草20克。
制法:將以上藥物用沸水浸泡,冷卻后,放入容器中,加白酒4-5斤浸泡養生藥酒,兩周后服用,每日總量為50mL。
功效:補腎壯陽,強身健體。
4.八珍酒
方藥:當歸150克(用盡,酒洗),南雄50克,白芍100克(蒸熟),地黃200克(酒洗),人參50克(去蘆葦),白術(去蘆葦,炒)150克,白茯苓100克(去皮),草末75克(燒),烏甲皮400克(酒洗,曬干),小肥肉200克紅棗(去核)、核桃肉200克,煮糯米酒適量。
功效:調和氣血,滋養臟腑,調理脾胃,強精神,悅色,扶倦,補虛。
5、補陽補腎藥酒
方藥:仙茅20g,脾臟20g,蜂巢20g,肉蓯蓉20g,杜仲30g,牛膝20g,續斷30g,鎖陽20g,陽起石20g,枸杞子30g,黃狗腎1個,蜈蚣4條,黃精20g,山茱萸,芍藥20g阿爾巴60g,甘草20g 制法:將以上藥物用沸水浸泡,冷卻后,放入容器中,加白酒4-5斤浸泡,兩周后服用,每日服用。 測量 50mL。
功效:壯陽補腎強身。
6.補腎酒
方藥:淫羊藿500克,鎖陽、巴戟天、黃芪、熟地各250克,棗皮、茯苓、肉桂、當歸各100克,肉蓯蓉210克,枸杞子、菟絲子、桑葚各150克、韭菜、車前子各60克,甘草110克。 腎陽虛,精子數量正常但成活率低。 重用黃芪、肉桂、腹片,加黨參、黃精、陽起石、仙茅、海狗腎、金櫻桃子等; 對腎陰虛、精子數少、精液少、精子成活率基本正常者,應重用地黃。 棗皮、枸杞子、桑葚等可加首烏、桑葚、女貞子等。
制法:10公斤藥用60度白酒浸泡7-15天后飲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25-50毫升,飯前飲用,佐以蔬菜。
功效:補腎益精,滋陰壯陽,抗衰老,延年益壽。
適用范圍:用于陽痿、精液不足、精子成活率低下、腰膝酸軟、四肢無力、耳鳴、眼花等。
注意事項:感冒發熱、陰虛火旺、脾虛泄瀉、胃腸濕熱者不宜食用。 胃病、肝病患者慎用,不可過量飲用。
3.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酒配方
1、祛風月壁酒
方藥:白術150克,當歸150克,杜仲90克,牛膝90克,防風90克,疏陰60克,川芎60克,羌活飲,紅花飲,威靈仙各30克。
功能:用于風濕性關節疼痛及活動不便。 或四肢麻木,腰膝酸軟,常服。
用法與用量:每日早晚各飲一次,適量飲用。
制法:將上藥切片,裝入絲袋中,密封于酒壇中,用無灰酒10公斤浸泡五至七日,然后隔水加熱,煮爛服服。
2.關節炎酒
方藥:川烏6克,枸杞子9克,紅花9克,杜仲9克養生藥酒,烏頭6克,當歸6克,木瓜6克,烏蛇6克,牛膝9克,黨參6克。
功能:活血祛風,強筋壯骨。 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與用量:口服。 每次10毫升,每日兩次。
制作方法:用500毫升60度白酒浸泡一周。
3. 常春藤葉藥酒
配方:鮮爬藤葉3.5公斤,活公蟹2只,活木鱉子4只,白酒500毫升。
功能:活血化濕。 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與用量:每天早晚各服一杯酒。
制法:新鮮爬山虎葉洗凈,切碎,與螃蟹、甲蟲一起放入白酒中浸泡七日。
注意:孕婦不宜服用。
4.風濕關節酒
方藥:牛膝(去頭)15g,防風20g,木瓜10g,烏頭(甘草、銀花水)15g,威靈仙10g,桂枝15g,全蝎15g,川芎15g,松結15g,當歸15g,雞血藤20g,川山龍40g、蒼術25g、白芍25g、烏蛇(酒)25g、人參20g、佛手25g、天竺葵40g、甘草20g、紅曲40g、五加皮40g、羌活15g、獨活l0g、紅糖3kg、白蜂蜜5kg .
功能:散寒散風,燥濕活血止痛。 用于關節痛,肩重痛,四肢麻木。
用法與用量:分兩次口服,每服1530g。
制作方法:加工洗凈,加工合格的藥材,放入潔凈容器中,放入回流槽中。 另取45%白酒50L,分次加入白酒25L、15L、10L,方格中加入400g紅曲上色,每次燒酒半小時,出藥液、榨渣、榨出液體和三種浸出液合并,放入罐中,混合均勻,貯存1個月,靜置過濾。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置于室內陰涼處。
5. 昆明山海棠酒
配方:昆明海棠干根200克。
功能: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清熱解毒。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與用量:每次10-20ml,一日3次,飯后口服。
制法:將藥用白酒浸泡半個月。
6.骨質增生酒(關節炎)
方藥:石馬桑、鉤藤、四瓦、煎雪肺各30克,茭白、威靈仙、五香血藤、鹿黑、鳳仙花根、地龍、土蟲各40克,蠟60克葫蘆根皮、淫羊藿芽,川紅花、青藤香、三七各20克,55度白酒2500毫升。
制法:前16味洗凈,切碎,置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服用。
功能:舒筋活絡,散瘀止痛。
適應癥:肥大性或肥厚性關節炎。
用法:口服。 每次15-20毫升,一日3次。
4.治療婦女痛經的藥酒配方
1.氣血兩虛型
(1)歸芪酒:當歸、黃芪各150克,大棗100克,黃酒1500毫升,熱浸服。 每日3次,每次15-25毫升。 在月經前 5 天開始服用。
(2)十全大補酒:黨參、黃芪、熟地、當歸各30克,茯苓、白術、白芍、川芎各20克,桂皮、甘草各101克,1500毫升米酒。 采用熱浸法制備。 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 在月經前 1 周服用。
2.氣滯血瘀型
(1)丹參祛痛酒:丹參、元胡各30克,川牛膝、紅花、郁金各15克,酒500毫升。 采用冷浸或熱浸法制備。 月經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
(2)當歸元胡酒:當歸、元胡、沒藥、紅花各15克,白酒1000毫升。 采用冷浸法制備。 每日3次,每次10-15毫升。 在月經前 3 天開始服用。
(3)田七丹參酒:田七30克,丹參60克,黃酒500毫升。 采用熱浸法制備。 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月經前3天開始服用。
(4)山楂荔枝酒:山楂、荔枝核各50克,酒600毫升。 采用冷浸或熱浸法制備。 每日2~3次,每次15~20毫升。 在月經前 3 天開始服用。
3.陽虛內寒型
(1)消肚淤酒:孜然、干姜、桂皮、五靈脂、蒲黃各20克,元胡、當歸、川芎、赤芍各30克,沒藥10克,白酒1500毫升,冷浸法制。 每日2~3次,每次10~15毫升。 月經前三天服用。
(2)烏藥溫精酒:烏藥30克,桂皮、川芎、干姜各15克。 500毫升白酒,冷浸法調制。 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月經前1周開始服用。
(3)核桃酒:核桃仁120克,孜然、杜仲、補骨脂各60克,白酒2000毫升。 采用冷浸法制備。 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 在月經前 1 周開始服用。
4.寒濕凝滯型
(1)茴香酒:茴香30克,桂皮15克,白酒300毫升。 冷浸法配制,每日3次,每次15-25毫升,于經期前3-5天服用。
(2)紅糖:紅糖10克,黃酒50毫升。 煎煮后服用,每日1劑。
(3)調經酒:當歸、川芎、吳茱萸各12克,炒白芍、茯苓、陳皮、元胡、丹皮各9克,地黃、香附各18克,香附各6克孜然、砂仁、白酒1500毫升、黃酒1000毫升。 采用熱浸法制備。 每日2~3次,每次15~25毫升,于月經前5天開始服用。
5.肝腎不足
(1)固本酒:人參、麥冬、蘆筍、熟地、地黃各15克,黃酒1000毫升,熱浸制成。 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 月經前三天服用。
(2)固體酒:枸杞子60克,當歸30克,熟地90克,黃酒500毫升。 采用熱浸法制備。 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
(3)滋陰止痛酒:女貞子、枸杞子、地黃各30克,龜板、川楝子、元胡各20克,黃酒1000毫升。 采用熱浸法制備。 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 月經前3-5天服用。
6. 濕熱投注型
(1)蒲公英薏米酒:蒲公英50克,薏苡仁30克,黃酒1000毫升。 采用熱浸法制備。 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月經前1周開始服用。
(2)龍膽澤瀉酒:龍膽、黃芩各30克,梔子20克,柴胡、澤瀉各10克,車前子、木通各6克,生地、當歸各5克,黃酒1000毫升。 采用熱浸法制備。 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 在月經前 1 周開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