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時集》曰:大雪十一月節,至今雪花盛開。此時常下大雪,范圍廣,故稱大雪。
隨著大雪來臨,氣溫驟降,各地降雪量也越來越大大雪養生,隨之而來的是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
因此,掌握大血養生的必要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來,中醫專家將為大家帶來大雪養生知識。
營養適中,寒溫兼備
1.注意保暖防寒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干燥,空氣濕度低。此外大雪養生,隨著氣溫下降,應添置衣物。以保暖和貼身為宜,以免使皮膚出汗,保護陽氣不受侵擾。
晚上的溫度會低一些。晚上躺下時,要多添衣被,以保四肢暖和,氣血暢通。這樣可以預防很多疾病的發生,比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等。
此外,還要做好身體各部位的保暖工作。
▼暖頭
頭部是“太陽的會議”。
對于不戴帽子的人,當環境溫度為15℃時,頭部散失的熱量占全身熱量的30%;如果溫度為4°C,則頭部損失的總熱量占60%。
寒冷的天氣會使血管收縮,人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癥狀。對于腦血管病患者來說,寒冷很容易誘發腦血管病。因此,保持頭部溫暖非常重要。
外出最好戴帽子,帽子要能蓋住額頭。
洗發水的溫度最好保持在35℃以上。洗完后,立即用吹風機吹干。記得頭發濕的時候要逆風行走。
晚上睡覺時要關好門窗,睡覺時頭部要避風。
▼暖腳
俗話說“寒從腳起”,腳離心臟遠,供血少,皮下脂肪薄,抗寒能力差。一旦著涼,就會條件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的毛細血管收縮,使其抗病能力下降,導致呼吸道感染。
記住要保持關節溫暖??筛鶕鉁刈兓鰷p衣物(戴護膝)。同時,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勤洗襪子,每天用溫水洗腳。(有熱水的腳病除外),同時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腳部。
此外,選擇一雙舒適、保暖、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很重要。
2.早睡晚起
大雪時節,萬物皆隱,養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
日常調理,宜早睡晚起,收斂精神,特別是在南方,要保持清肺。
早晚溫差很大。老年人應注意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3、適度保養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要太多,也不要太遲。過于慎重,反而會導致休養生息,不知所措。
稍作功夫,恐耗盡精氣傷心。若稍有冷熱之別,則閉門造車。更不可能“長生不老”。
綜合護理要適度。有的人把“補”當成滋養,所以飲食講究營養,飲食一定要有滋補;日常生活強調舒適,休息是唯一的。
此外,還輔以滋補藥物。食補、藥補、休息雖然都屬于養生的范疇,但過度使用會影響健康。
4.多喝水
冬季雖然出汗和排尿減少,但大腦細胞和身體各器官仍需要水分的滋養,以保證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冬季每天補水量不少于2000-3000毫升。
5、喝粥調理
冬季忌粘、硬、冷飲食。由于天氣干燥,飲食不當,容易使人上火,患上口瘡。注意控制數量。
同時注意少吃肉,多吃蔬菜和溫性水果,多喝粥。早上吃熱粥,晚餐節食養胃。
尤其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粥、百合粥、八寶粥、小米奶冰糖粥等,最適合食用。
6.通氣健腦
冬季,室內空氣污染比室外空氣嚴重數十倍,應經常開門開窗通風,凈化空氣,提神醒腦。
保健品,我有妙招
進入大雪節氣后,氣溫下降。在注意保暖防寒的同時,可以經常按摩以下穴位。
▼中福點
秋冬多云,秋收冬藏。秋冬季燥為患,易傷陰。故秋冬養陰,要養精??梢园茨χ懈?。
中府穴在胸上,為肺的沐穴,平第一肋間隙,鎖骨下窩外側,距前正中線6寸。
《取穴法》正立,雙手叉腰,鎖骨外端下方有一凹陷,向下1橫指。
中府穴以下的肌肉較細,所以日常保健建議不要用力過猛,稍用力按壓揉捏1~2分鐘即可。
▼關元穴
關元穴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穴位。按摩關元穴可以強身健體,理氣回陽。位于小腹,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上。
《取穴法》在小腹,正中線上,肚臍正中下4指處。
先溫熱掌心,敷于穴位,再按壓關元,可增加刺激時的舒適感。常按揉關元還可以益腎壯陽。
北方和南方的寒冷不同,所以養生和防寒也有差異。
南方冬季寒冷潮濕,宜保暖防潮??梢悦客戆茨﹃P元穴5分鐘,然后喝一杯溫開水。
▼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按摩太溪穴可以滋陰補腎,壯陽強腰。在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
太溪穴主要癥狀有:腎病、牙痛、咽喉腫痛、哮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失調、關節炎、精神不振、手足無力、風濕痛等。保持力度適中揉的時候,每次揉5分鐘左右。
揉按“太溪穴”的最佳時間是每晚九點鐘,一次按30下。按壓時,我們可以采用坐直的姿勢,也可以采用平放腳底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