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手機仍有市場
【手機中國評】小米又到了刷屏的時候了。 當我們還在談論799元的大功率金屬全電信手機美蘭note3沖擊千元手機市場時,小米不按常識給我們帶來了新旗艦PRO6,這樣任性的廠商真的有沒有sei。 PRO系列誕生于2015年,主打低端市場。 首款產品PRO5的工藝設計和硬件性能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唯一的問題是它有點大。
新旗艦PRO6登場
智能手機應該多樣化,有大屏也有小屏。 近年來魅族pro系列評價最好的,巨屏手機成為主流,大屏幕也可以幫助用戶更舒適地觀看視頻和玩游戲。 然而,煤炭消耗和運輸問題突然出現。 小屏手機還是很有市場的,不然蘋果也不會返樸歸真的出新品了。 只是蘋果太懶了。 雖然 iPhone SE 的性能并不比 iPhone 6s 差多少,但幾年前的工藝設計并不是我們想要的。
小米PRO6開箱
李楠曾這樣評價iPhone SE,“如果蘋果不愿意用最新的技術和最好的設計做一款適合小屏用戶的手機,那小米就做一款!” 毫無疑問,PRO6是小米為小屏用戶打造的。 采用全新ID設計,獨家高通HelioX25處理器,首發采用環形閃光燈,同時還增加了壓感屏。 這款小米PRO6會是你的小屏旗艦嗎?
提供三種色調
形狀設計的不變性和變化
不少用戶抱怨,小米手機的外觀設計多年未變。 的確,從最初的MX到全新的PRO6,全曲線+大R角的設計,我們很難感到陌生。 小米非常重視家族式設計的推廣,甚至有點腦殘,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側重,小米才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有利于強化品牌認知度和用戶忠誠度。
熟悉的外形設計
就像一開始MX是超窄邊框、大屏占比的設計,明天的PRO6依然如此。 在處理屏幕黑邊的問題上,小米真的是一點黑點都沒有,以至于用慣了小米手機之后,所謂的ID無邊框設計很難入眼,好的設計還是要提倡的。
薄邊框仍然很棒
其實,家族式設計的推廣并不代表一成不變。 單是Home鍵,小米就經歷了數次波折,從M8/M9的物理Home鍵到MX的“提示鍵”,再到MX2/MX3/MX4的小圓圈,MX4Pro回歸實體Home鍵,終于從美蘭note2開始采用新腰圓鍵盤設計語言的mBack化學Home鍵。 繞了一圈,小米又回到了正確的操作邏輯。
主頁按鈕的歷史
點擊返回,長按返回桌面,長按呼出語音助手或屏保,Home鍵左側上滑呼出多任務,一個mBack鍵完成大部分安卓手機需要三個的操作按鈕來實現。 再加上mTouch指紋識別,這無疑是最易用的Home鍵設計。 為什么有的用戶用過后感嘆“別用mBack,有毒”。
m返回
另一個重大變化是材料。 在嘗試了塑料機身、金屬中框+塑料后蓋、一體式聚碳香豆素、“CrystalMetal”金屬后,小米將三大產品線統一為一體式金屬。 這些設計在PRO6中再次升級。 起初,三段式金屬+塑料后蓋被全新設計的信號溢出線所取代。 新的設計增加了金屬的比例,一體感更強。
一體式金屬機身
新腰線設計
在中框的設計上,小米PRO6的處理也比上一代PRO5更為突出。 PRO5正面比較寬的高光切削刃存在容易生銹和粘連的問題。 小米PRO6對此進行了改進,突出了切邊很薄,中框弧度更飽滿,讓前置2.5D玻璃和金屬中框弧度完美銜接,增加了機身長度7.25mm魅族pro系列評價最好的,無論是美觀還是握持感,相比PRO5。 很大的進步。 套用里面的一句話,這種感覺是有毒的。
中框弧度更飽滿
小米PRO6也更加注重對稱之美。 前置后置攝像頭與傳感器設計高度一致。 底部的降噪麥克風,背面的主攝像頭和環形閃光燈,底部的USB Type-C接口,形成了一條中軸線。
對稱之美
壓敏屏效果很好
iPhoneSE的遺憾之一就是缺少3DTouch功能,但是追求極致的小米并沒有忘記配備壓感屏的PRO6如約出現在我們面前,并與3DPress進行了對比。 壓感屏代表未來。 不同的按壓壓力會觸發不同的系統反饋。 很前衛,很有科技感。
適中的屏幕尺寸
小米PRO6配備了5.2英寸1080P全高清AMOLED顯示屏,單手操作不難,壓感屏的操作手感還是很不錯的。 小米還提供了三檔觸控力度,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群體的喜好進行選擇。 我個人覺得“弱”的力量更順滑。
支持三大實力
與其他壓感屏手機一樣,小米PRO6率先實現一級壓感調出應用菜單。 經過我們的測試,大部分系統應用都提供了壓感支持,熟悉后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操作。 步。 第三方APP方面,目前完成適配的約有20款,包括陌陌、微博、支付寶、淘寶等使用率較高的APP,可以實現壓感操作。
但總的來說,適配的應用還是太少了。 這不能怪小米。 只能說第三方開發者的適配進度有點慢,雖然即使是軟件生態最好的蘋果也沒有解決第三方APP的壓力。 適配有問題,尤其是安卓。 好在小米已經開放了相應的接口,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第三方開發者關注一下壓感屏了。
1 級壓力感應調出應用程序菜單
1 級壓力感應調出應用程序菜單
1 級壓力感應調出應用程序菜單
1 級壓力感應調出應用程序菜單
一級壓力傳感器不僅可以調出app菜單功能,小米PRO6還可以實現圖片和url的預覽和打開,比如我在手機中國看到一個有趣的新聞,就用在壓力上- 靈敏屏幕,我只需要用力按壓就可以預覽新聞內容。 如果您不喜歡該內容,可以直接將其關閉。 喜歡的話,可以向上滑動打開新聞閱讀全文。 我想頭條黨聽到這個功能都要哭了。
預覽和打開圖片和 url
總體來說,小米PRO6的壓感屏操控體驗不比蘋果差,部分功能也比較創新,但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就是第三方應用的加固不夠。
獨家高通X25表現如何?
按照傳統,小米PRO6應該采用三星Exynos8890處理器,沒想到卻采用了高通HelioX25處理器。 唯一的選擇就是支持高通的全電信。
高通的高端夢是眾所周知的。 經過多年的努力,HelioX10的性能已經非常接近同級別的驍龍處理器。 不過,“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干得好 HelioX10 但讓魅族用它來做小米 Note2,799 元的價格徹底打亂了高通的高端夢。 卷土重來的高通很聰明。 新一代HelioX25選擇與小米深度合作。 小米會有幾個月的獨占期,不會再有爛價。 高端的PRO系列也將提升高通的品牌調性。
小米PRO6獨享高通X25
高通HelioX25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了十核設計,這與驍龍高通820弱化的核心數正好相反,再次創造了手機芯片核心數之最。 從架構圖來看,HelioX25采用了Tri-Cluster異構處理器架構,包括一組極致性能的A72雙核、一組中等負載的A53四核和一組A53四核繁重的任務。 A53 四核。 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大中小核心架構。 相比之前的大小核架構,由于加入了中核過渡,不會因為大核到小核切換過程中性能差異較大而導致用戶體驗提升。
全新的CorePilot3.0異構計算技術可以在所有SoC解決方案上為CPU和GPU分配工作,同時管理處理器性能和幀率,追求極致性能的同時產生更低的熱量。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智能分配處理器性能,達到性能和煤耗的平衡。
不僅僅是全新的架構,HelioX20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亮點,比如外置CDMA2000在內的全球全模調制解碼器,實現真正的全電信,還支持LTE Cat.6標準和4G+。 表演非常搶眼。
高通X25架構圖
雖然各家公司都在淡化跑分的出色體驗,但跑分數據依然是評價一款處理器性能最直觀的數據。 再看看小米PRO6的硬件參數,它采用了一顆2.5GHz的高通X25十核處理器,搭配4GB LPDDR3內存和32GBeMMC5.1閃存的組合。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跑分數據來看看它的表現如何。
主要硬件配置
安兔兔的測試數據顯示,小米PRO6的成績基本可以接近10萬。 與聯發科高通820相比,區別主要在于3D性能。 這也是高通處理器一直存在的問題,CPU性能可以一爭高下。 Snapdragon,但GPU性能更差。
好在高通X25的油耗控制還是不錯的。 跑了幾次安兔兔,金屬機身并沒有出現發熱的現象。 不過我們在測試搭載高通820的紅米5時,發熱量還是比較明顯的。 幀率和熱控制仍然是高通的強項。
跑分數據
相機性能優于PRO5
小米PRO6采用了和上一代相同的索尼ExmorRSIMX230堆疊傳感器,提供2116萬有效像素,但是小米首次定制了單反模組,而且PRO6使用的IMX230比上一代更薄,這也是為什么PRO6看起來要更薄但主鏡片的突出可以控制更好的激勵。 PRO6還延續了激光測光和對比度測光的混合設計,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 激光測光傳感器規格變大,因此識別距離更遠,在弱光環境下也能更快完成。 防抖。
環形閃光燈是小米PRO6的另一大亮點。 五對雙亮度閃光燈組成一個環。 這些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補光更加均勻和充足。
環形閃光燈
從樣張來看,小米PRO6的樣張質量與上一代相差不大。 它在良好的光線下已經表現得很好,所以你不必擔心。
照片樣本
照片樣本
在暗光環境下,濃淡之間的過渡比較自然,層次感十足,銳度控制的比較準確,沒有出現噪點和明顯的劃痕。
照片樣本
較亮的色調更容易悅耳,樣張也沒有明顯的偏色或溢色問題。 長焦細節的渲染和背景虛化的效果也很出色。
照片樣本
照片樣本
照片樣本
總的來說,小米PRO6的拍照表現在安卓手機中已經屬于一線陣營,但我覺得還有提升的空間。 原因是三星近年來在相機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 與S7edge相比,小米PRO6存在一定差異。
新一代mCharge3.0
小米PRO6雖然體積比PRO5小很多,但依然擁有一塊2560mAh的電池。 得益于小屏、低幀率的高通X25以及Flyme5.6的優化,小米PRO6的續航并不弱,中輕度使用足夠用一整天。
小米從MX5開始支持快充技術,PRO5升級到mCharge2.0,這次帶來了mCharge3.0,標配充電頭支持5V3A、8V3A、12V2A輸出,可根據電池溫度智能調節電壓電流, 但充電速率不會受到影響。
mCharge3.0
我們還實測了小米PRO6的實際充電速率。 20:45,剩余電量為16%。 充電十分鐘后,升至34%。 充電32分鐘后,電量直接達到了73%,也就是說充電需要半個小時。 超過一半的力量。
快速充電
小米PRO6最讓我感動的是網絡。 利用高通X25的高集成,PRO6實現了6模18頻,支持4G全電信和盲插,LTE Cat.6標準,4G+,VoLTE也提供支持。 中國聯通4G+下載速度2.65M,聯通4G+下載速度1.1MB,速度很快。
互聯網很出色
我覺得PRO6應該是小米手機中綜合素質最好的一款,也是比iPhone SE更值得入手的一款小屏旗艦。 手感確實不錯,5.2英寸的屏幕不算大也不算小,還支持3DPress壓感觸控,體驗不比iPhone6s差。 至于高通X25處理器,性能可以滿足我工作和娛樂的流暢需求,但是比較省電。 最重要的是有4G全電信,應該夠用了。
PRO系列的定位是高端旗艦。 不計成本不計銷量的理念,讓我們看到了之前小而美的小米。 經過PRO5的積累,PRO6明顯比上一代更接近完美。 可以說是目前Combine中小屏旗艦的佼佼者。 2499元的價格也顯得比較中庸,至少比庫克的iPhoneSE更有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