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小九的養生知識?
點擊右上角的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我們可以相見~
【本文首發于《NANA談健康》頭條號】
“從今天開始,我每天下班就去跑步!”
“我不能再吃東西了,我要長成一頭豬了!我決定每天早上去跑步,把身上堆積的脂肪甩掉……”
小九幾乎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這種運動的旗幟,但真正能做到的卻寥寥無幾。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每天鍛煉身體確實不是那么輕松。
白天時間太匆忙,不是忙著睡覺,就是忙著趕公交地鐵,做完作業和工作,唯一能控制鍛煉的時間就只有晚上了。
而當你終于拿定主意時,你的親戚朋友立馬跳出來“勸你”:“晚上鍛煉容易猝死早上和晚上都運動減肥,這不是等于慢性自殺嗎?”
于是,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健身的你,又開始動搖了…… 今天小九來接機了。早上鍛煉好還是晚上鍛煉好?
早上鍛煉好還是晚上鍛煉好?
鍛煉的時間段因人而異。早上鍛煉的好處是空氣的干濕度比較適宜,人在運動的時候不會出太多汗,身體會感覺比較舒服。
其次,堅持早起,長期鍛煉早上和晚上都運動減肥,可以使身體從睡眠狀態中逐漸清醒過來,進而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狀態,有利于一天的活動。
但早起鍛煉也有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情況下,清晨空氣中的顆粒物不易傳播,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鍛煉會增加患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
再者,早上的溫度比較低,人們早上的運動會刺激交感神經。隨著血管的收縮,血壓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晨練更容易誘發疾病的發生。
更何況,早起一般都是空腹運動,如果運動強度比較劇烈,很容易誘發低血糖。
如果晚上鍛煉,空氣中含氧量高,溫度適宜,身體也會感到很舒服。
而且夜間鍛煉的人體力也比較充裕。在提高運動效率的同時,也會減少運動過程中負傷的發生。
但是,夜間運動會影響人的進食和消化,并且由于運動導致多巴胺大量分泌,刺激交感神經,使得運動后容易失眠。
所以,鍛煉的時間段要看你鍛煉的方式和鍛煉的初衷。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生物分子科學系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表明,晨練會刺激肌肉細胞中的某些基因,從而進一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而晚上鍛煉因為消耗的能量少,所以鍛煉的效率會大大提高。
因此,早晨宜進行散步、體操、太極拳、慢跑等強度較小的運動,既能促進新陳代謝,又不會因運動過度而影響血壓和引起低血糖。
相反,由于夜間耗氧量低,可以做長跑、快走、有氧運動等大范圍的有氧運動,既能鍛煉心肺功能,又能有效增強肌肉力量。
尤其是一些比較特殊的人群,一定要把握好鍛煉的時間。比如想增加肌肉力量,可以選擇晚上17:00-19:00之間鍛煉。這個時間段是肌肉力量的高峰期。
又如有些舞者晚上身體柔韌性較好,可以安排晚上鍛煉??傊?,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時間和方式,有利于身體鍛煉和健康。
運動前后應該注意什么?
老年人:
由于大多數老年人喜歡在早上鍛煉,因此應避免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時段和樹木茂密、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地方鍛煉。
除了環境的選擇,老年人還應該注意運動的方式,低強度的運動是基礎。
老年人可以進行快走、廣場舞、太極拳、健美操等運動,但要避免過于劇烈的運動。同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時刻注意血壓的波動。
青少年:
身體機能相對老年人來說要好一些,所以在運動的方式和頻率上沒有太多的限制。跑步、騎車、快走、打球等運動都可以。
只要注意運動前的熱身,運動時避免對膝關節的沖擊,注意放松和肌肉的伸展,避免在堅硬的地面上運動,以保護膝關節和踝關節。
另外,在運動前后,可以適量補充水分,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