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而二十四節氣到來讓我們的生活變化,天氣變化有了循序漸進的感覺。那么,二十四節氣清明的自然特點你知道嗎?清明節氣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二十四節氣清明的自然特點
清明時節,可以說是回暖,萬物都有了新意,到了清明節氣,東亞大氣環流已實現從冬到春的轉變,西風帶槽脊移動頻繁,低層高低氣壓交替出現,江淮地區冷暖變化幅度較大,雷雨等不穩定降水逐漸增多。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每年4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至4月20日(或21日)結束。清明時節,可以說是回暖,草木盎然,天空明朗,萬物都有了新意,所以,清明給人的感覺就是清澈明潔。
到了清明節氣,東亞大氣環流已實現從冬到春的轉變,西風帶槽脊移動頻繁,低層高低氣壓交替出現,江淮地區冷暖變化幅度較大,雷雨等不穩定降水逐漸增多。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于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 “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清明節氣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1、到了清明節氣,東亞大氣環流已實現從冬到春的轉變。西風帶槽脊移動頻繁,低層高低氣壓交替出現。江淮地區冷暖變化幅度較大,雷雨等不穩定降水逐漸增多。
2、“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清明時節,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長城內外,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扒迕鲿r節,麥長三節”,黃淮地區以南的小麥即將孕穗,油菜已經盛花,東北和西北地區小麥也進入拔節期,應抓緊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進入大批播種的適宜季節,要抓緊時機搶晴早播。梨花風起正清明,這時多種果樹進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座果率。華南早稻栽插掃尾,耘田施肥應及時進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將要播種?!懊髑安?,兩片芽”,茶樹新芽抽長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蟲;名茶產區已陸續開采,應嚴格科學采制,確保產量和品質。這時北方冷空氣仍有一定勢力,天氣冷暖多變,應注意防御低溫和晚霜凍天氣對小麥、水稻秧苗和開花果樹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節氣的氣象特點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節陽光明媚、草木萌動、百花盛開、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自然界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我國南方地區這時節已氣候清爽溫暖、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區也開始斷雪,漸漸進入陽光明媚的春天;北方地區這時節氣溫回升很快,降水稀少,干燥多風,是一年中沙塵天氣多的時段。
清明節氣
時至清明,我國長江中下游降雨明顯增加,除東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區4月平均雨量在100毫米以上。華南因地理位置偏南,臨近海洋,當受冷暖空氣交匯形成的鋒面影響時,開始出現較大的雨量。北方干燥少雨,北方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
清明節氣的物候現象
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春分后十五日,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中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鼻迕骰ㄐ牛阂缓蛲┗ǎ螓溁?,三候柳花。清明節氣開始之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風,就是被稱為“輕化細細”“萬頃雪光”的“壽命最短”之花——麥花。柳花開時思親濃,人們喜歡清明插柳,喜歡吃柳芽,古今文人墨客也總吟詠柳樹柳花,或是折柳贈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