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年有許多游客來到龍頭山,因為這里有天梯、天生三橋、舍身橋、石林、高山草場、金頂龍頭寺等自然人文景觀。那么,大家知道龍頭山在哪?龍頭山在什么地方?一起來看看。
龍頭山在哪
龍頭山在重慶市酉陽縣宜居鄉的景區,龍頭山地處渝東南邊陲的武陵山區酉陽縣宜居鄉境內,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是中國土家文化發祥地,也是渝東南最大佛教朝覲圣地。龍頭山海拔高1800余米,面積4000畝,是酉陽第二高山。東接阿蓬江,西望龔灘、貴州沿河,歷史上曾與佛教名山梵凈山齊名。
每年農歷的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龍頭山香客逾萬,登高朝山拜佛,旅游觀光,其中不乏來自百多里以外的貴州、湖南、湖北的香客。
龍頭山開發已建成建觀光步游道、觀景臺、垃圾回收轉運站、旅游公廁、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指路牌、給水設施及市政管網、修復金頂龍頭寺,擴建和硬化進出景區旅游公路。開發高山草場滑雪、滑草、圍獵等旅游產品。實現龍頭山朝圣、度假、觀光、健身、民族風情體驗旅游的功能定位。酉陽仙山,我數第一的整體品牌定位。酉陽第二峰、金頂朝圣、森林探險、民族風情體驗的旅游主題定位。宜居美景人難賞,龍頭金頂第二峰的旅游形象定位。
其他地區的龍頭山
廣西省龍頭山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境內,是大明山脈主峰,海拔1760米。也稱龍頭山。
龍頭山聳立天邊,傲然不群。關于龍頭山的來歷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說是古 代壯族一位貧窮老人,無兒無女,一年寒冷的冬天,他在野外撿到一條快要凍死的小花蛇,拿回家飼養,小花蛇漸漸長成一條小龍,取名為“獨龍”(壯語的意思為 一條公龍)。老人視“獨龍”為親獨生子,對它照料有加。
老人過世后,“獨龍”獨自壘石,堆成一座高聳入云的大山,把老人安葬在山頂。那座山就是如今的龍頭山。每年清明節到農歷三月三期間,龍頭山頂濃云密霧久聚不散,即使周圍晴空萬里也依然如此,人們都說這是“獨龍”回來給老人掃墓了。
貴州省龍頭山
位于貴州省普定縣貓洞鄉柯拖村和大關口處,此地周圍峰戀雄偉,連綿不絕,山峰直插云間,長達2000多米,山頂到地面海拔1000多米。中間是村莊。這里的人們常年住于此地,并命名為【龍頭山】。至因這座山峰像是一條巨龍,把村民的家園都包圍了起來,似乎在保護著他們,像是他們的守護神一樣。
聽老人們說,這里以前是紅軍的跟基地,山上還有遺留下來的圍墻和瓷器,當年紅軍和敵人在這里打過仗。這里是圍墻搞13米,架槍口,守望塔等等。登上龍頭山山頂,可以看到與之相鄰的很多村莊,放眼望去,風景明媚,那一座座重巖疊嶂的山脈,姿態萬千,令人心曠神怡。
黑龍江龍頭山
海林市龍頭山
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海林市舊街鄉龍頭山村北,海浪河南岸,屬張廣才嶺余脈。據新編《海林縣志》載,“這一帶丘陵有一小脈西出至海浪河東南岸,稱龍頭山?!饼堫^山是一座突立的孤山,九峰環峙,海拔305米,是山山相連的罕見景觀,也是寧古塔舊城的象征。山體西側陡立,為清初流人方拱乾命名的“放雉崖”。
牡丹江龍頭山
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與海浪河匯流處,屬張廣才嶺余脈,高出水面20多米,背依老黑山(海拔528.8米)。龍頭山頂為一平臺,有龍頭山古城遺址,為渤海國時期重要軍事要塞,遼、金時繼續沿用。城呈三角形,周長1800米,南北兩側無城墻,各以江河斷崖為屏障;西側筑有弧形土墻,長625米,高1.5米;城址東北角筑有套城,城墻為土石結構,長60米,高1.5米。兩道城墻外均有護城河。龍頭山對面牡丹江東岸有海浪古城;海浪河北岸有鳳凰山古城,三城構成鼎足之勢。龍頭山古城遺址,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