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是補益氣血的佳品。因為它的功效強大,所以北芪的用途十分廣泛。你知道北芪到底具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嗎?它和什么搭配食用更好呢?那么本期的食療養生,帶你深入了解中藥北芪。
北芪的功效與作用
北芪,又稱黃芪、綿芪,因其盛產于北方,故南方多稱“北芪”。北芪多生長于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北芪具有補脾健胃、固表止汗、益氣升陽、利水消腫、排膿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脾肺氣虛所致的食少便溏、氣短乏力;中氣下陷所致的久瀉脫肛、子宮脫垂、臟器下垂;氣虛不能攝血所致的便血、崩漏;衛氣不固所致的表虛自汗;氣血不足所致的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氣虛失運所致的浮腫尿少;氣虛血滯所致的肢體麻木、關節痹痛、半身不遂等癥;氣虛津虧所致的消渴等病癥。另外,北芪還有降血糖的作用。
北芪搭配什么食用較好
北芪的用途十分廣泛,和不同藥材、食材搭配有著不同的功效。比如常與人參或黨參,白術,茯苓,山藥等配伍治療脾虛泄瀉,與升麻柴胡人參等配伍治療臟器脫垂,與紫菀款冬等配伍可以溫肺定喘等。那今天就教大家做一道具有補腎固表、潤燥通便的功效的北芪肉蓯蓉煲豬展 。
主料:北芪20克、豬展肉400克
輔料:肉蓯蓉、火麻仁各12克、生姜適量、食鹽適量
做法:
1、將北芪、肉蓯蓉、火麻仁分別洗凈,生姜切絲、豬展肉切塊。
2、將材料全部放進瓦煲內,加入2500毫升清水。
3、大火滾沸后,改文火煲1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