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個省市發現氣溶膠傳播病例,這是一種經空氣傳播的一種方式,據悉,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更容易造成氣溶膠傳播,那么,怎么降低氣溶膠濃度?如何防范?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怎么降低氣溶膠濃度
連日來,國內有省市報告多例本土確診病例存在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是一種懸浮在空氣中的固態或者液態的微粒,所以氣溶膠傳播的意思就是,一些病原體可能會通過空氣中微小的顆粒進行遠距離傳播,病毒形成氣溶膠后存活的時間會比較長。
氣溶膠傳播是經空氣傳播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在狹小和密閉的空間內,例如電梯、車廂、影院等。當病毒形成氣溶膠后存活時間會比較長,在這些地方待的時間過久,被傳染的危險性較大。要及時進行通風,降低氣溶膠濃度,規范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能有效預防。并且大家要注意定期對特殊環境進行消毒,如電梯、辦公室等,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病毒密度。
如何防范氣溶膠傳播病毒
有些小區樓間距太近,近到一個人可以從一棟樓的窗戶爬到對面另一棟樓的窗戶。這種情況下,如果兩邊同時開窗,理論上存在氣溶膠沒有被戶外空氣充分稀釋,從而‘跨樓’進入另一棟樓宇的可能性。但是,只要空氣繼續保持流通,氣溶膠還是會迅速被稀釋到沒有感染能力的。”
另外,有些住宅的窗戶面向室內走廊打開,也可能存在同樓內病毒傳播隱患。
目前醫學界尚沒有明確新冠病毒能夠跨樓宇傳播的研究結論,僅存在理論上微小的可能性,這種微小的可能性不應被夸大,造成恐慌,開窗通風始終是切斷空氣傳播這條傳播途徑的有效措施,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還是我國的防疫政策,都一直建議大家多開窗、多通風。
防范氣溶膠傳播,還應檢查家中衛生間的地漏、下水道。
居家隔離時最好始終保持家中開窗通風,若無法做到,至少要保持每天開窗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為防范氣溶膠傳播,建議檢查家中衛生間的地漏,給馬桶附近(非淋浴房)的地漏定時加水。以及檢查家中所有下水管道,例如廚房洗碗槽、衛生間臺盆、洗衣機排水管、陽臺臺盆等,如果排水管道,尤其是軟管和地漏之間密封不嚴,可使用硅膠等材料將其密封,如無硅膠也可用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