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不同的節日有相關的風俗和意義,但在眾多的習俗中,最為常見的便是吃食了,很多個節日都有著相關的吃食的習俗,像是臘八粥,餃子,湯圓,粽子,年糕,這些美味的食物,在以前都是特定的日子里才可以享用的美味,而作為夏之伊始的立夏,也是有著特定的吃食的。
立夏飯的做法
立夏最適合吃的便是立夏飯了,不過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不一樣的地區的立夏飯的做法是不一樣的,立夏飯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做的,在江浙一帶還有用烏樹葉汁和糯米做成烏米的版本。大米飯比較有彈性,糯米飯則比較軟糯。在煮的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半大米一半糯米,結合各自的優點,吃起來口感更好。在用料方面,立夏飯通常會加豌豆、筍和咸肉。咸肉在廣東比較少見,也可以將咸肉換成臘肉啦。立夏飯的做法,要簡單可以簡單,要講究也有得講究。如果想簡單一點,直接把各種材料翻炒一遍,最后倒入電飯煲一起煮熟就行。簡單粗暴,味道也還過得去。如果想讓味道更好,就可以講究一點,用燜的方法來做。
浙東七家茶
在浙東一地區,人們流傳的習俗是吃七家茶,也叫七家粥,務農人家左鄰右舍之間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叫“七家粥”,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休,備了果品餅鉺,在親戚鄰居之間,互相敬茶、饋贈,叫做“立夏吃七家茶”。有一首民謠寫道:青梅夏餅與櫻桃,臘肉江魚烏米糕。莧菜海螄咸鴨蛋,燒鵝蠶豆酒釀糟。
蘇州見三新
在蘇州地區流傳的立夏食物則是“三新”,而三新指的是夏天新成熟的植物,一般是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人們先以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嘗食。蘇俗立夏還要吃海螄、面筋、白筍、薺菜、咸鴨蛋、青蠶豆。各家飯店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