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端午最初是夏季驅瘟和祭龍的節日,后來人們將它作為紀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人的節日。最近有些朋友來咨詢小編,端午是否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下面介紹下2022年節假日安排。
端午是否是國家法定節假日
是國家法定節假日。端午節在2008年正式成為我國的法定節假日,而端午節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按國家的規定放假三天。
端午節,本名端午,又稱端陽、午日、端五、地臘、蒲節、 重午節、天中節、夏節、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等別稱,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是中國的端午節,原為古代先民選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由于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殺,后來又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的說法。
一般而言,端午節起源于南方吳越先民的龍圖騰祭祀,注入夏季時令的“祛病防疫”時尚,將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源于北方,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最終形成了今天端午節的文化內涵。
國家法定假日的意思
法定年節假日是由國家法律、法規統一規定的用以開展紀念、慶?;顒拥男菹r間,也是勞動者休息時間的一種。建國后,我國法定年節假日為7天。1999年法定年節假日增至10天。2007年頒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將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設為法定節假日,將我國傳統節日設定為法定節假日,有利于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提高全世界華人的文化凝聚力。
傳統節日能夠鑄造民族的靈魂,不是通過說教,而是讓人在參與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中感受、體悟、養成。對青少年來說,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成人乃至老年人是兒時的記憶,歷久不衰,成為個人乃至民族的“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保護傳統節日是利于建設和諧社會的。但是,傳統文化的保護不能僅靠節假日制度,因為放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建議和呼吁開展一些傳統節日的民俗活動。尤其是要保存傳統節日文化中儀式文化的那部分,他們承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2022年節假日安排
現將2022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節: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勞動節: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節: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節: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七、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節假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