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冰雹天氣的降雹時間通常在2~30分鐘,持續時間是比較短的,但是比較大的冰雹會給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財產造成很大威脅。那么,大家知道如何防御冰雹天氣?冰雹是如何被制造出來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防御冰雹天氣
1、注意天氣變化,做好防雹和防雷電準備;
2、老人、小孩不要外出,留在家中;
3、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影響的室外物品;
4、將家禽、牲畜等趕到帶有頂蓬的安全場所;
5、在室外,應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護頭部,并盡快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暫避,應急防雹口訣謹記:雹來順風走,頂風就扭頭,避免被冰雹砸傷面部;
6、在駕車,請盡快將車輛駛入有遮擋的地方。如果車輛停放在露天場所,請盡量遮蓋,減小損傷;
7、不要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建筑物或大樹底下。
冰雹是如何被制造出來的?
只有發展特別旺盛的積雨云才可能降冰雹。
積雨云是冰雹的“加工廠”,它一般可分為三層,0℃以下的云層由水滴組成,0℃至零下20℃的云層由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等混合組成,零下20℃以上只有雪花和冰晶。過冷卻水滴在這三層之間“上躥下跳”,就有可能形成冰雹。
冰雹塊在云層中幾上幾下、翻滾凝聚,就像滾元宵一樣,“體型”越來越大,當超過上升氣流所能托住的重量時,冰雹便下墜至地面。因此,上升氣流越強大,最后形成的冰雹“塊頭”也就越大。
冰雹是一種從強烈發展的積雨云中降落下來的冰塊或冰疙瘩,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它們小的如綠豆、黃豆,大的似栗子,甚至雞蛋。直徑一般為5-50毫米,最大的可達10厘米以上,形狀也不規則,大多數呈橢球形或球形,但錐形、扁圓形的冰雹也都出現過!
冰雹的形成過程
冰雹和雨雪是一樣的,都是從云里掉下來的,只不過下冰雹的云是一種發展十分強盛的積雨云,而且只有發展特別旺盛的積雨云才可能降冰雹。通常在春夏之交,由于冷暖氣流交匯明顯,天氣系統穩定性差,才比較容易出現龍卷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此外,夏天溫度高,空氣濕度較大,有利于大氣中能量的積蓄,一旦遇到觸發機制,容易引發強對流天氣,那時冰雹天氣也會登場。
冰雹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般冰雹降落的同時,往往還有 “雷暴”天氣與之相伴。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云中降落的直徑達5毫米以上的固態降水物,有球狀、錐狀、和不規則形狀等。冰雹云個體高大,很像聳立的高山。
冰雹云是雷雨云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它的云層一般很厚,云中對流很強,云頂高度可達10000米以上的高空,溫度一般低至零下30—40℃。云體的下部是暖云,距地面1000米左右,溫度較高,多為水滴;云體的中、上部是冷云,主要由冰晶、小雪花和過冷水滴混合組成。
冰雹云中上升氣流很強,它將云下部不斷增長的水滴送到云的中部成為過冷水滴。云中的下沉氣流可將上部的冰晶、雪花帶到中部,過冷水滴與冰晶或與雪花碰撞在一起,逐漸增長而形成霰或自然凍結成凍滴。凍滴和霰就是冰雹的核心。
由于云中含水量較為豐富,上升和下沉氣流在云中不斷地起伏運動,大量的過冷水在凍滴上或霰上凍結或凝華,冰雹核就形成了。
冰雹核在云中0℃層隨上升和下沉氣流不斷升降、運動和增大,就像“滾雪球”越來越大,當上升氣流再也托不住不斷增大的冰雹時,便降落到地面,成為我們所看到的冰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