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鄂菜文化,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著名的武漢熱干面。沒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就是有關武漢熱干面的文化。熱干面是湖北的風味特色小吃,它滋味鮮美,色香味俱全,是受諸多人熱捧的面食之一。武漢熱干面的美名可謂享譽全國乃至世界。
熱干面是湖北省武漢市的漢族特色小吃,原本是武漢的特色美食,在湖北很多地方都十分受歡迎。隨著湖北人在其他省市地人口增多,武漢熱干面也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是諸多人喜歡的面食之一。
熱干面與北京的炸醬面、河南燴面、山西的刀削面、四川擔擔面同稱為中國五大名面。熱干面的面條纖細根根有筋力,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芝麻醬、富清鮮辣味粉、五香醬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武漢熱干面可謂享譽全國乃至世界。
在第二屆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面條文化節上,評選出了“中國十大面條”,武漢熱干面排在首位,名聲噪起。
歷史淵源
武漢夏天高溫,跨時長,長期以來人們在面條中加入食用堿以防變質,這就是熱干面的前身—切面。清朝《漢口竹枝詞》就有記載:“三天過早異平常,一頓狼餐飯可忘。 切面豆絲干線粉,魚餐圓子滾雞湯?!?/p>
20世紀初,食販李包延續前人切面做法,將面煮熟瀝水拌上香油等做成了風味獨特的熱干面。后蔡明偉繼承了李包的技藝,并反復改良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技藝流程,打造了“蔡林記熱干面”,以其“爽而勁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著稱。
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面的蔡明偉。蔡明偉是黃陂蔡榨人,他的湯面做得非常受歡迎,客人經常排隊要等很長時間才能買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偉做生意很會動腦筋。為了加快出貨量,通過反復試驗,他終于摸索出一套“撣面”的工藝———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后快速降溫并均勻抹上油,這樣賣面時,出貨量就快了。
有一次蔡明偉在長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見他們從芝麻中提取麻油后,芝麻醬閑棄在一邊,香氣撲鼻,他靈機一動;何不將芝麻醬加進面里試一下呢?于是蔡明偉向麻油作坊老板購買了些許芝麻醬回家。同樣經過多次反復試驗,他覺得滿意了,身邊的人都說好吃,這時候他才信心滿滿推出他的新產品上街叫賣。熱干面----這個武漢人民最愛的小吃就這樣誕生了。(此時蔡明偉給這個面起了個名叫“麻醬面”直到1950年工商登記時才正式叫“熱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