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會有一些自發熱內衣,號稱衣服可以自己發熱供暖,很多人看到這宣傳,就會買來穿,那么,自發熱內衣是怎么發熱的?自發熱內衣好不好?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自發熱內衣是怎么發熱的
自發熱內衣多采用“吸濕發熱”,也就是,你的汗液給你提供了能量。
從能量守恒定律來看,熱量不可能憑空產生,所以也不可能存在能“無中生有”的“自發熱”服裝。不過,確實存在很多種發熱纖維材料,能夠在一些條件下,為我們提供一點額外的溫暖。用這些材料制作的衣服,不用特別厚,但穿著就覺得格外暖和,不過它們卻不能叫作“自發熱”。所有種類的“自發熱”纖維,實際上都是借助外力發熱的。
比如,光能發熱纖維是靠吸收陽光,反射人體熱輻射;電能發熱纖維是通電就熱;相變纖維則是利用物質相變釋放或吸收潛熱來調節溫度的。不過,日常服裝中最常用的發熱機理就是“吸濕發熱”。
吸濕發熱纖維主要吸收人體發出的水汽,也就是汗液,形成氫鍵發出熱量。在纖維的結構中,有一些親水基——可簡單理解為“喜歡水”的原子團——會與水分子結合產生熱量,而水分子的動能也會轉化為熱量。
常見的紡織纖維都有吸濕發熱的能力。不過,不同品種的纖維發熱能力有差別。專門的“自發熱”纖維,化學組成中親水基團的數量更多,纖維的吸濕性更好,吸濕后發出的熱量也更多。
為了提高纖維的吸濕性能,不僅可以給纖維增加親水基團進行親水化處理,還可以通過改變纖維的表面形態結構,以利于纖維表面對水分子的吸附。
例如,通過增加纖維表面的溝槽數量和深度,提高纖維對水汽的吸附能力。
吸濕發熱纖維通過吸濕來放熱,但是在纖維“吸飽”了濕氣之后,其放熱反應就會減緩,吸濕的纖維同時還會將濕氣排出,這個過程又會吸收熱量。如若不能及時排濕,吸濕的纖維會給穿著者帶來不適感。
所以,為了改善這種不適感,很多面料采用吸濕發熱纖維和其他種類的纖維混紡,來達到吸濕放熱和排濕干爽的均衡。比如腈綸纖維和聚酯纖維等。
自發熱內衣好不好
一是市面上的自發熱內衣真假難辨,不少商家打著“高科技”的幌子欺騙消費者;
二是即使真正的自發熱內衣,發熱溫度也會比較有限,一般只會升溫2~4℃;
三是自發熱內衣的需要貼身穿著,若是透氣性不夠,容易積汗滋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