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缸貯藏。在采收后要將荸薺放平攤在干燥的地面上半個月左右,然后當其適當晾干后,再將荸薺放在陶缸內。陶缸要注意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每個陶缸的貯存量不宜超過90千克。貯藏后將缸口蓋住,但是在前期的時候要不宜加蓋,促進通風透氣,如果溫度較低的話,那么要加蓋一層稻草做保溫處理。而陰雨天氣則需要揭蓋排濕,每一個月左右需要翻動檢查一次,及時發生異常情況。
2、地窖貯藏。在將荸薺放入地窖之前,首先要在地窖內噴灑多菌靈等消毒液進行消毒。然后在地面上鋪一層細土,再將荸薺平整的放在細土上,其高度保持在22厘米左右,放入荸薺后再覆蓋一層細土,如此循環直至荸薺放完。但是要注意其高度要保持在離地窖口20厘米左右的位置。上面要覆蓋干土做填口處理,再將周圍用泥土封緊,形成一個包子樣的形狀,然后將其拍實壓緊。
3、細沙貯藏。在采收荸薺后,在陰涼干燥的環境下,堆砌一個埋藏坑。然后在坑的底部放入6厘米左右的細沙,再將荸薺平整有順序的放在細沙上,覆蓋一層細沙,然后再放置荸薺球莖。如此循環,因此細沙不夠牢固,因此其堆砌高度不宜超過1米,其貯藏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
4、溶液貯藏。荸薺采收后要將其清洗干凈,去除球莖上的雜質后,將其放在次氯酸溶液中進行貯藏。次氯酸溶液的貯藏性是非常高的,有過專業數據調查顯示,使用次氯酸溶液貯藏的時候,當溫度在1度左右,濕度在95%左右的時候。荸薺的保鮮時間可長達10個月,溫度在5度的時候,貯藏時間也有半年左右。
5、堆放貯藏。堆放貯藏是我國一種傳統的貯藏方法,首先要選擇一個涼爽干燥的室內地面。其面積根據貯藏數量而定,然后在地面鋪一層干土,再將四周圍好,盡量用通透性強的東西做圍欄。然后放一層荸薺放一層細土,如此循環下去。雖然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其貯藏性比較低,并且容易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