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十月十五是下元水官大帝誕辰也是溫元帥誕辰。
下元水官大帝全稱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水官大帝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溫元帥姓溫,名瓊,東岳十太保中的第一太保,道教護法將神。
十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十月十五日在古代被稱為下元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要祭祀水官大帝、太上老君以及天地祖先等。此外,還有禁止屠殺、禁止判極刑、張燈等活動。
一、祭祀太上老君、水官大帝等
道教形成于漢代,是我國重要的民間宗教,擁有眾多信徒。它奉道家創始人老子為太上老君,據說太上老君出生于十月十五,所以人們在十月十五要祭祀太上老君。
另外,道教認為天官、地官、水官分別掌管著天、地、水,而這三位神靈分別生于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日)和十月十五(下元日)。上中下三元,都是為了祭祀和紀念天地水三官的。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造福人類,是大道。十月十五是水官的誕辰日,所以要祭祀水官大帝。據說,水官大帝也叫旸谷帝君,掌管天下之水,傳說中他是大禹的化身,估計是從大禹治水那里來的。它能夠排解水患,保障一方水土和百姓平安。所以人們把它稱為解厄之神,在下元節時,民間要舉行儀式祭祀他,有些地方還設道場誦經,祈禱消災解厄。
這樣的習俗在宋明時期較為盛行,清代以后,人們在下元節逐漸從祭水官發展為祭祀天地祖先,甚至祭祀山川之神了。這可能是由于道教的發展,逐漸與儒、釋相結合,而節日的習俗也隨之逐漸發展變異了。
二、祭祀自家祖先
下元節和中元節、上元節并稱“三元”,都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雖然很多人不太了解下元節,但是在很多地方還是保留著下元節祭祀祖先的活動。
祭祀祖先的形式可能因各地風俗有別,一般的流程是:在下元節月亮出來的時候,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廳,然后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開始祭祀祖先亡靈,祈求祖先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