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份,比如頭發、皮膚、器官、骨骼、肌肉、神經等的成份都包括蛋白質。如果沒有蛋白質,那么就沒有生命可言,因此人體一旦缺乏蛋白質這可能會導致多種危害,這就需要人們及時的補充蛋白質。
人體缺乏蛋白質的癥狀
水腫
長期蛋白質缺乏會導致營養不良,體內的白蛋白量合成會減少,我們血管外的水分含量會增加,這些增加的水分沒有辦法回流到血管中去,反而是積蓄在血管外側,這就造成了肉眼可見的水腫。
消瘦
因為身體需要使用蛋白質作為原材料,如果蛋白質攝入不夠,身體會變得消瘦、體重減輕,但如果又動得少,會逐漸出現肌少癥,使得肌肉質量下降或是萎縮,導致力氣變小或活力變差,常見的狀況是走路越來越慢、步態不穩、疲倦無力等。
免疫力下降
人體的免疫細胞由蛋白質組成,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就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變差,難以迅速修復和抵抗外來細菌或病毒的入侵,人體免疫力下降,身體自然容易生病。
頭發干枯易斷
生活中身體的一些小信號也提示蛋白質不足。如頭發從黑亮變得枯黃、干燥、易斷裂,脫發變多,頭發長得很慢;如指甲變軟、分層、易斷裂;如食欲低下、容易消化不良等,都是蛋白質缺乏,導致人體中的正常生理活動無法良好開展的表現。
貧血
當人體缺乏蛋白質時,容易缺乏維生素B12與葉酸,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紅血球,會導致貧血,也可能會造成血糖值波動,使得腦袋昏昏沉沉、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影響判斷力與靈敏度。
皮膚暗淡
膠原蛋白可以保持肌膚年輕和富有彈性,而膠原蛋白也是一種蛋白質,如果缺乏蛋白質就會導致皮膚暗淡無光、粗糙等。
蛋白質怎么補才安全?
吃雞胸肉
雞胸肉中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胸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吃豆類
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尤其是大豆,蛋白質含量高達36%~40%,氨基酸組成也合理,是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
吃蛋類
蛋類蛋白質含量一般在11%~14%,氨基酸組成比較均衡,通常被作為參考蛋白,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喝酸奶、牛奶和豆漿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為“白色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質、乳糖、無機鹽等。
酸奶在發酵過程中使奶中糖、蛋白質有20%左右被水解成為小的分子,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經發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這些變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種營養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吃魚
魚肉的種類很多,包括海水魚、淡水魚等,其共同的特點是肉質鮮美細嫩、營養豐富,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良好來源。魚肉的脂肪含量較低,經常食用能夠為人體補充豐富的蛋白質和營養物質,還不易導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