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海南黎族三月三放幾天假 海南黎族三月三放假時間
2021海南黎族三月三并未相關明確規定放幾天假,當然部分黎苗族地區可能放假,但三月三目前只是”廣西地方性法定節假日,放假兩天。海南黎族沒有相關明確規定。
海南黎族三月三的由來
第一種說法稱,相傳很久以前,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災,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對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二人長大成人以后,決定分頭尋找伴侶,相約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窩嶺下相會。以后每年三月三,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孫們便回到這里迎接春天。為紀念他們,黎家稱石洞為娘母洞,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節日。
第二種說法稱,相傳在很久以前,石洞有一只作惡多端的烏鴉精,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樂業。一天烏鴉精抓到了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這年三月三俄娘的心上人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被烏鴉精害死。俄娘聞訊悲痛萬分,終于趁烏鴉精熟睡之機殺死了它,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族百姓除了大害。俄娘終生未嫁,每年農歷三月三這一天她都會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的情歌。后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她,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昌江)。
每年三月三這一天,附近的未婚黎族青年男女都會在俄賢嶺集會,唱著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項活動逐年擴大并傳播至海南各個黎胞居住區,在海南黎胞中形成盛大的傳統節日。宋代史籍中就有與“三月三”相關的記載。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春則秋千會,鄰峒男女裝束來游,攜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劇?!?/p>
海南三月三的活動
歷史上,海南黎族和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慣。每逢“三月三”,居住在東方市的黎族,無論男女老少都盛裝打扮,帶著山蘭米酒、竹筒香飯、粽子,成群結隊匯聚到會合地點,以對歌、蕩秋千、打叮咚、吹鼻簫、跳打柴舞、張弩射箭和粉槍射擊等民間活動來歡度這個吉祥的盛日;居住在本島南部特別是三亞市的黎族,則以豬頭、米酒和飯團為祭品,前往三亞落筆洞進行祭祀活動,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五指山“合畝制”地區的黎族,每年農歷三月的牛日,在畝頭家殺豬擺酒,敲鑼打鼓,全村男女歡跳祖先舞,慶賀春天帶來福氣。
黎族其他的傳統節日
1、黎族稻公稻母祭日
海南省黎族祭祀節日。每年稻谷成熟時,由“畝頭”(主持生產上的宗教儀式,由黎族里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組織——合畝中輩份最高、年事最長的男子擔任。)到每塊田地綁扎四棵稻谷,并在綁扎處放一個飯團,以供稻公稻母(即按畝提取的三斤到五斤的稻谷)。據說,稻公稻母吃飽,才能幫助族人平安,使谷物豐收。稻公稻母平日由畝頭保管,放在谷倉底層,第二年收割后,才能將它釀酒分給眾人。
2、黎族鬼節
海南省黎族民間節日,每年農歷七月十四日舉行。這天,黎族各家各戶殺雞買肉并用五色紙剪成紙衣祭祀祖先。晚上,每戶人家由小孩們在家門前插香,以祭奠那些無人上供的孤魂。
3、黎族牛節
黎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傳統農業祭祀風俗,農歷每年七月或十月間的牛日為牛過節。這一天要在“畝頭”(主持生產上的宗教儀式,由黎族里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組織——合畝中輩份最高、年事最長的男子擔任。)家中敲鑼打鼓為牛招魂,“畝頭”夫婦要用盆洗寶石(黎人視寶石是?;甑南笳骱桶l展牛群的福氣),“畝眾”(即群眾)在牛節要跳“總兵舞”,慶祝牛群的發展。黎族人對牛非常重視,因為牛是黎寨主要勞動力,又是婚嫁的重要聘禮和喪葬的祭品,建房、待客以殺牛表示敬重,牛還可以換取土地等資產,所以有為牛過節的習俗。